糖尿病合并椎管内马尾神经鞘瘤一例

2018-05-21 段霖 陈璐 许光 中国糖尿病杂志

患者男,65岁,因“双下肢麻木6个月,加重伴疼痛、乏力1个月”来我院。

【一般资料】

患者男,65岁,

【主诉】

因“双下肢麻木6个月,加重伴疼痛、乏力1个月”来我院。

【既往史】

既往了2DM病史5年,平素口服“磺脲类”“二甲双胍”等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欠佳。

【现病史】

2014年7月2日行走时觉腰部伴左大腿内侧疼痛,休息后症状未减轻,于当地某医院行腰椎CT(L3-S1),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止痛、理疗等处理,症状减轻但时有反复。2014年9月上旬出现双下肢足部及小腿发凉、麻木,左侧明显,夜间休息更甚,当地医院拟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措施效果不明显,症状反复。此后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加重,夜间明显,行走乏力,左侧更明显,一直按DPN处理。于2015年1月20日因下肢麻木疼痛,乏力行走困难转至我院诊治。入院时轮椅推入病房,搀扶行走至病床。近2个月来神志精神可、饮食、睡眠正常,大便正常,间断有小便失禁现象。

【体格检查】

血压150/100mmHg,神志清,言语流利,心肺阴性,脊柱无压痛,4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一)。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颅神经检查阴性,脊柱无压痛。双下肢针刺觉减退及双足底音叉振动觉减退,左侧较右侧明显,远端较近端明显。双上肢感觉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左侧III(+)级,右侧IV(—)级,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征(一)。入院初步诊断:T2DM;DPN;腰椎间盘突出症;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组。初步治疗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措施。

【辅助检查】

入院后各项检查示:血尿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甲功、血脂未见异常,自身抗体谱、肿瘤全项及传染病检查均未见异常,FPG74mmol/L,HbA1C6.8%。双足底振动感觉阈值(VPT)检查,左侧28V,右侧25V为中度风险,报告有DPN可能。下肢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左右腓总运动神经分别为22m/s、35m/s,F波缺失;左右胫神经分别为13m/s、25m/s,F波缺失;左右腓感觉神经分别为27.3m/s、36.4m/s;左右腓浅神经分别为8.5m/s、12.2m/s,NCV减慢。影像检查:腰椎MRI示腰2~3椎管内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图1~2);腰3~4、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腰椎退行性改变。


图1  腰椎2~3椎管内占位术前MIR影像


图2  腰椎2~3椎管内占位术后MIR影像

【治疗】

经内科治疗,下肢麻木、疼痛、乏力症状无明显变化,血糖、血压稳定后,2015年1月24日转入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26日在插管全麻下行“腰2~3椎管内占位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切开硬脊膜即见3条马尾神经下方一黄白色肿瘤,边界清,包膜完整,起源于马尾神经一支,与周围神经黏连,肿瘤腹外侧端与硬脊膜黏连紧密,大小约3cm×2cm×2cm,质韧,血供丰富。手术由包膜内分块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见肉眼结节性肿物1个,大小2.3cm×2.0cm×1.3cm;镜下A区瘤细胞丰富,呈现栅栏状排列;B区细胞稀疏,有黏液基质。特殊染色:黏液染色(AB)、糖原染色(PAS)阴性;免疫组化:S-100蛋白(+)、PGP9.5(+)、CD34分子(+)、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F)、上皮膜抗原(EMA)均为阴性。病理诊断:(L2~3椎管内)神经鞘瘤,中央伴出血、嚢性变(图3~4)。最后诊断为糖尿病合并腰2~3椎管内马尾神经鞘瘤。术后给予补液、止血、消炎等治疗,于2015年2月6日康复出院。出院时其下肢麻木、疼痛、乏力症状消失,下肢肌力V级。半年后随访其症状无反复,复查周围神经传导正常。


图3  L2-3椎管内神经鞘瘤,中央伴出血、嚢性变病理HE染色(40×)


图4  L2-3椎管内神经鞘瘤,中央伴出血、嚢性变病理HE染色(100×)

原始出处:

段霖, 陈璐, 许光. 糖尿病合并椎管内马尾神经鞘瘤一例[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 25(1):81-84.

作者:段霖 陈璐 许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UT: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新生儿微生物失调

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改变孕妇和新生儿微生物种类,并且具有遗传性,这一发现表明了母体在新生儿早期微生物群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Gastroenterology:新发糖尿病患者胰腺癌风险预测模型

根据糖尿病确诊时的体重、血糖以及年龄可以预测新发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风险,该模型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

Lancet Diabetes endo:胰腺移植可有效改善重度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的肾移植患者的代谢预后

胰腺移植适用于重度低血糖的I型糖尿病患者或肾移植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Sandrine Lablanche等人进行一随机试验对比胰腺移植和胰岛素治疗用于该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开展一多中心的开放性随机对照试验,招募18-65岁的重度低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的肾移植患者,将其按1:1随机分至即时胰腺抑制或强化胰岛素治疗(随后予以延迟性胰腺移植),并根据治疗中心和患者类型分层。胰腺移植:11000胰

Cell Death Dis:研究揭示miRNA在调节脂肪组织干细胞修复糖尿病伤口中的作用及机制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s/AGER)相互作用触发活性氧(ROS)生成,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并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许多研究揭示microRNA(miRNA)参与调节细胞内ROS产生和细胞凋亡。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miRNA在调节脂肪组织干细胞(ADSCs)修复糖尿病伤口中的作用,且相关的细胞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将ADSCs暴露于AGEs,然后将AGER的siRNA转染到

BMJ:个性化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

SMS4BG体系可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糖尿病人群的血糖自我管理

J Dent Res:糖尿病可以通过NF-κB体内激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糖尿病会加重牙周炎和口腔微生物的致病性。为了进一步了解糖尿病对牙周炎的作用机制,研究在体内和体外检测它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