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将成为贵族药,几块钱的中药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2017-03-21 董继业 谷丰观点

现在的中成药真的很便宜,10几、20元就能来一盒药,将来这种好日子大概不会持续了。中成药只能是越来越贵,早晚变成“贵族药”。为什么会这么说?1、中成药的原料有限,部分资源型、道地的中药的更是我们说供求规律决定商品的价格,供小于求,商品价格高,供大于求,商品价格低,这就应了那句古话“物以稀为贵”。从古到今,中成药都讲究道地药材,所谓南橘北枳,真正好用的药材,只能是在原产地,换个地方就差了。这就决定了

现在的中成药真的很便宜,10几、20元就能来一盒药,将来这种好日子大概不会持续了。中成药只能是越来越贵,早晚变成“贵族药”。
为什么会这么说?

1、中成药的原料有限,部分资源型、道地的中药的更是

我们说供求规律决定商品的价格,供小于求,商品价格高,供大于求,商品价格低,这就应了那句古话“物以稀为贵”。

从古到今,中成药都讲究道地药材,所谓南橘北枳,真正好用的药材,只能是在原产地,换个地方就差了。这就决定了原材料的有限性。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中成药的需求在逐年提升,供不应求,所以,这两年药材不断涨价,金银花大涨价,三七大涨价,几乎近九成的中草药都涨了价。

2、生产工艺核查,很多原来的“玩法”失灵了

新版GMP以后,生产工艺核查正式上日程,简单说就是你这个东西报批的时候怎么说的就要怎么生产,这个要了亲命了,很多中成药原来申报工艺的时候出于保密的考虑,申报的就是假的,现在要按上报的工艺生产,怎么办?

还有原来投一批料生产一批产品计划100件,实际下来可能多了20件,那么就是120件了,现在不行了,按照新版GMP要求100件就是100件,多出来的也不能用,所以生产成本显着提高!

3、国家会对中成药产品进一步规范

现在市场上的中成药虽然大部分很便宜,但是,疗效却参差不齐,有的产品明显低于成本,却还在销售,这样的产品能治病吗?

同类产品过多,治疗风热感冒的产品几十种,止咳化痰的产品几十种,功能相近,就连药店营业员都说不清楚这些产品之间的差别,更何况消费者,就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选择了。

从建国到现在,中成药处于逐步发展中,除了传统的像六味地黄丸这样经典的丸散膏丹类中成药外,很多现代制剂的中药产品,没有经过临床疗效的验证,当然,这是历史的原因。但是,也造成了同类产品过多的现象。

就像西药现在要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证明仿制药能够达到原研产品的效果一样,中成药也会要求你能够证明你的产品的有效性。估计到时候,同类产品大概就只会剩下几个了。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现在的费用大概在500万以上,还不包过。中成药要是也开展类似的疗效评价,这个成本也不会低了,到时候,这些成本也就只能分摊到药品里了,能不涨价吗?

更何况,现在许多中成药,你要是真的对原料、质量、生产较起真来,可能很多药品都会不见了。

4、中成药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在质量方面,国际上对植物药通行的检测方法是指纹图谱法,指纹图谱法能够避免修正中成药质量标准只检测某几个有效成分的缺陷,避免厂家少加原料,而且还能够通过批次稳定性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当然,这样的结果是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厂家想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就难了,换句话说就是产品成本必然会上涨。

其实,这些年中药饮片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到医药抓一副药几千大多的情况很普遍,反倒是中成药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难得厂家能够把饮片上涨的因素消化的这么好,也难怪有这么多中成药在抽检中中枪,不过,中成药涨价一定会成定局。

现在市场还有很多几块钱一盒的中成药,还是3-5天的服用量,我想说:这些东西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原料的钱够吗,如何保证质量?那说我把价格提上去不就完了吗,当然不是!从长远来看,提升中药品质才是正道,才能走得更远!

作者:董继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04-19 dhzzm

    学习了分享了

    0

  2. 2017-03-28 dhzzm

    学习了,分享了

    0

  3. 2017-03-23 dhzzm

    学习了,分享了

    0

  4. 2017-03-23 1e10eabem79(暂无匿称)

    中药可赚外汇就好了

    0

相关资讯

2016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专家共识发布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在临床得到广泛认可,但部分临床医师由于中医理论知识不足,不能准确合理运用中成药,不仅造成中成药的误用和滥用,而且还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为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在寻常痤疮中的临床使用,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西医皮肤科亚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知名皮肤科专家制定本共识。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 (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

含阿司匹林中成药还能吃吗

10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药品安全警示民众:谨慎使用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药,并指出长期服用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药有可能会造成凝血方面的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大家热议。民众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含阿司匹林中成药受到安全警示,那么其他含阿司匹林的药是否也存在安全隐含?日常服用阿司匹林有哪些不良反应,用药需要注意什么?“三高”患者还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吗?

心血管患者尤其警惕含“麻”,“伪麻”、“黄”等字样的中成药,其中含有麻黄碱

这要从本人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在实践中遇到两个病例说起。 病例1:58岁男性,有高血压史3年,有30多年吸烟史,每天 1包。来就诊时查血象偏高,胸片示左下肺炎。医生予抗菌药控制感染,另予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 10ml tid po(10.25~11.4)止咳。第二天患者开始感觉左下肢疼痛,第三天现左下肢肿胀。B超示左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伴不完全梗阻。 病例2:56岁男性,自诉有高脂血症史,吸烟

如果“风油精”“咳喘灵”等数千药名消失将会怎样?

小儿咳喘灵、强力枇杷露、速效救心丸……这些耳熟能详的药名或将改头换面。

杨金生委员:规范中成药命名不能 “一刀切”

“如果云南白药不叫云南白药了,速效救心丸、风油精、鼻炎灵、小儿咳喘灵、强力枇杷露等都另起名字,这么多家喻户晓的药名都修改了,是否会造成新的混乱?”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杨金生表示,规范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不能“一刀切”,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今年初,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中成药一般不以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不应采用

纠正中成药夸大式命名 促进中药可持续发展

夸大式中成药命名带有普遍性,且都是经过合法审批进入市场的,无疑与中成药命名缺少明确的规范和必要的审查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