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干货】病理基础——胃壁正常组织学

2024-02-20 衡道病理 衡道病理

今天,徐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尤明月老师就通过标注详细、讲解清晰、简单易懂的图片与文字,和小伙伴们一起从基础开始学习病理。

一、胃的解剖

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从上到下可分为四个部分:贲门,胃底,胃体胃窦

上通过贲门和食管相接,下通过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向内向下凹的内侧缘称胃小弯,宽而向外凸起的外侧为胃大弯。

图片

胃的解剖分区

在取材时,胃癌的标本在胃大弯和小弯侧有很多淋巴结,每侧要不少于15个淋巴结;

胃体部有显著的皱襞,而胃窦部的黏膜相对平坦,有助于在取材时分清结构。

二、胃壁组织学

总体来说,胃壁分为四层:从上到下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

图片

正常的胃体黏膜,镜下层次清楚。

图片

胃肠道是相通的器官,除黏膜层不同之外,胃壁其他几层结构,与胃肠道其他部位的管壁相似;如肠壁也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浆膜层,胃和肠的黏膜层不相同,其他三层结构相似。

1、粘膜层

细分到黏膜层上,在组织学里,整个胃黏膜的结构模式都是相同的,从上到下黏膜层分为三层:

  • 表面小凹上皮

  • 固有层

  • 黏膜肌层

图片

整个黏膜层(胃体)

黏膜表层含有胃小凹,由表面上皮内陷形成;

上皮细胞为高柱状的黏液分泌细胞,细胞核位于基底部,顶部细胞质内几乎充满黏液。

图片

黏膜深层含扭曲的腺体,其分泌物排入胃小凹底部。

但是胃不同区域腺体不甚相同。

胃底和胃体的黏膜相同,腺体也相同,为胃底腺,也叫泌酸腺,腺体排列紧密,外形直,不扭曲。

胃底腺主要分为三部分:峡部,颈部基底部

图片

  • 峡部主要含有壁细胞,细胞大致呈三角形,底朝向基底膜,细胞核居中,胞质嗜酸,呈深粉红色。(简记:粉笔「壁」);

  • 颈部由主细胞、壁细胞和另外一种颈黏液细胞混合构成,但是颈黏液细胞在HE染色切片中很难识别。表现类似于黏液细胞;

  • 基底部细胞主要由主细胞「胃酶细胞」组成,细胞呈立方状,核位于基底部,胞质嗜碱,呈淡蓝色。

图片

贲门,胃窦和幽门黏膜相似,贲门腺和幽门腺都是黏液分泌腺体,排列疏松,其间有丰富的固有层组织;

黏液腺体的细胞边界不清,细胞质呈泡状:

图片

如果在胃底和胃体看到这样的黏液性腺体,则称为假幽门腺化生

除去腺体的不同,胃底和胃体部,胃小凹大约占据整个黏膜厚度的1/5-1/4:

图片

而胃窦,贲门和幽门的黏膜,胃小凹大约占据整个黏膜厚度的一半:

图片

2、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位于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之间,构成胃皱襞的轴心:

图片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可见有多弹性纤维,其中可见较大的血管

3、固有肌层

由三层平滑肌纤维组成:外层的纵行肌,内层的环形肌和最内层的斜行肌,

在环形和纵行平滑肌间可见肌间神经丛:

图片

与黏膜肌层相鉴别,黏膜肌层只有两层肌纤维构成:内环层和外纵层,还有一些弹性纤维。

4、浆膜层

由间皮和间皮下薄层疏松结缔组织组成。

作者:衡道病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病例分享:被误诊为肝脓肿的胃窦异位胰腺

患者男性,57岁,以“发现肝脏囊性占位4年”为主诉于2014年5月4日入院。患者4年前至当地医院体检腹部彩超示肝左叶囊性回声,大小约10mm×20 mm,未予处理,2个月前复查腹部彩超提示肝左叶囊性回声(50 mm ×60 mm),内透声欠佳,无腹痛、腹胀,无反酸、嗳气,无呕血、黑便,无腹泻、便秘及里急后重,无食欲减退等,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本院。

通过科普文章求治的一例胃窦后壁早癌

这是一个门诊找我看诊的病人,65岁女性,外院胃镜考虑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外院建议定期随访。家属告知是看了我的文章:《Digestive Endoscopy观点:胃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根治性手术吗?》再次求医的。在看完胃镜报告后,考虑存在明确的萎缩性胃炎,胃窦后壁可见一边界明显的病灶,我建议患者行胃镜精查。遂由本人行放大胃镜检查,重点观察胃窦后壁病灶。

速查:胃癌CT的分期

胃癌的螺旋CT分期TNM分期及病变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