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ologia:二甲双胍预防代谢正常猪缺血性心室颤动

2017-07-31 MedSci MedSci原创

二甲双胍是最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证据表明,二甲双胍可能会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但这种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二甲双胍治疗无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尚未确定。如果二甲双胍有利地影响了非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那么它可能具有更广泛的治疗效用。研究人员评估了二甲双胍对代谢正常猪心肌能量和缺血性心室颤动(VF)的影响。

二甲双胍是最常用于治疗2糖尿病的药物。证据表明,二甲双胍可能会降低2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但这种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二甲双胍治疗无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尚未确定。如果二甲双胍有利地影响了非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那么它可能具有更广泛的治疗效用。研究人员评估了二甲双胍对代谢正常猪心肌能量和缺血性心室颤动(VF)的影响。近日,国际杂志 Diabetologia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二甲双胍预防代谢正常猪缺血性心室颤动的研究。

用二甲双胍(30mg kg -1  day-1口服2-3周; n= 36)或不接受治疗(n  = 37)治疗家养猪。在麻醉下,猪经历了90分钟的低流量区域性心肌缺血,随后再灌注45分钟。监测猪的心律失常,单相动作电位形态,血液动力学和心肌底物利用,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活性和ATP浓度。

由于VF发生的死亡发生在用二甲双胍治疗的猪中的12%,而未处理的对照组为50%(p= 0.03)。 与未治疗的对照相比,二甲双胍的抗纤维化作用与缺血心肌的动作电位缩短(p= 0.02)和缺血与非缺血区域之间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差异减弱有关(p <0.001)。二甲双胍对心肌收缩功能,氧气消耗或葡萄糖或乳酸盐利用率无影响。然而,在缺血期间,与未治疗的对照相比,二甲双胍治疗扩增了AMPK的活化和保留心肌中的ATP浓度(各p<0.05)。

临床相关剂量下用二甲双胍慢性治疗代谢正常的猪减少了缺血性VF的死亡率。这种保护与局部缺血时心肌能量的保存有关。缺血期心肌ATP浓度的维持可能会阻止动作电位缩短,再分化的异质性和致死性心律不齐的倾向。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能对冠心病非糖尿病个体有保护作用。

原始出处:

Li Lu, Shuyu Ye, Rebecca L. Scalzo,et al. Metformin prevents ischaem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metabolically normal pigs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rch Dis Child:警惕!研究确定2型糖尿病的又一大风险因素

来自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研究,阐述了每天三个或以上的屏幕时间和几个风险因素与儿童糖尿病的关系。

Diabetes Care:格列净vs.吡格列酮—对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的作用!

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旨在比较格列净(ipragliflozin)与吡格列酮对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此项研究为开放标签的随机主动对照试验,随机分配66例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至口服格列净50mg(n = 32)或吡格列酮15-30mg(n = 34)两组,每天口服药物一次。主要结果是在第24周时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肝脏至脾

Diabetes Care:慢性胰腺炎引起糖尿病患者的α细胞功能如何?

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慢性胰腺炎。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评估了在由慢性胰腺炎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其胰高血糖素对低血糖反应和口服葡萄糖的反应。研究者们将10例继发于慢性胰腺炎的糖尿病患者与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1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行逐步降低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此项研究结果显示:OGTT期间,葡萄糖水平在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患者中较高,在

Gastroenterology:Relamorelin治疗糖尿病胃轻瘫II临床结果

对于中重度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服用Relamorelin可显著改善疾病症状,加快胃排空速度,并且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Diabetologia:糙米特异性γ-谷维素对高脂肪饮食诱导的肥胖症小鼠脑纹状体中多巴胺D2受体表观遗传调节的影响

过量脂肪饮食会导致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的肥胖。最近在人类和啮齿动物方面的研究表明,对食用脂肪成瘾与酗酒,尼古丁和麻醉药物成瘾有着共同的机制:大脑功能系统紊乱。已经强调,高脂肪饮食(HFD)减弱纹状体中的多巴胺D2受体(D2R)信号,这是脑回报系统的关键调节剂,导致享受暴饮暴食。研究人员以前报告说,糙米特异性生物活性成分γ-谷维素通过下丘脑控制减弱了HFD的偏好。因此,探讨了γ-谷维素可以调节小鼠脑回报

Diabetologia:具有先前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妇女的特征

研究人员调查了在高危人群,如先前妊娠期糖尿病(pGDM)的妇女中是否可以检测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降血糖素降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