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新生儿囊性纤维化胎粪性肠梗阻-病例报道

2018-03-22 xing.T MedSci原创

胎粪性肠梗阻,可能是囊性纤维化的早期表现,也可发生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梗阻是浓缩的胎粪在回肠腔内积累的结果。对胎粪延迟排出的鉴别诊断包括先天性巨结肠和胎粪栓综合征。

患者为一名27岁的男子,因左上腹疼痛和右手有搏动性疼痛病灶而到急诊就诊。患者报告一周来发热、食欲下降、盗汗和体重减轻12Kg。手掌上的疼痛性病变开始为局灶性红斑,但在2周内呈蓝色、突起、搏动。

患者为一名足月产女婴,12个小时龄时出现腹胀、呕吐、不排胎粪。在妊娠期间已被诊断为囊性纤维化,当对羊水遗传分析表明胎儿是已知的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基因(CFTR)引起疾病突变p.v603sfsx8和p.f509del的杂合子。

腹部X光片显示小肠扩张,引起肠梗阻(如图A)。水溶性造影剂灌肠显示结肠充盈缺损,多位于结肠和回肠末端(如图B),这些发现与诊断胎粪性肠梗阻相一致。剖腹探查时进行回肠造口术。



胎粪性肠梗阻,可能是囊性纤维化的早期表现,也可发生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梗阻是浓缩的胎粪在回肠腔内积累的结果。对胎粪延迟排出的鉴别诊断包括先天性巨结肠和胎粪栓综合征。

在该患者7周龄时,去除(撤除)该患者的造口。在14周龄时,她又接受了一次腹部手术,创建一个瘘管将肠管连接到之前回肠造口的切口部位。

原始出处:


Kelly E. Wood,et al. Meconium Ileus in a Neonate with Cystic Fibrosis.N Engl J Med 2018.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icm1700400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3-22 飛歌

    厉害了我的哥

    0

  2. 2018-03-22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3. 2018-03-22 1dd8c52fm63(暂无匿称)

    了解了解.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猝不及防!新生儿出生速度太快摔成重伤,是事故还是意外?

谈到分娩,很多孕妈妈会因为害怕“痛太久”,而希望自己“生快一点”。但看了下面这则新闻,或许有一部分妈妈会改变这个想法。

JAMA:看看美国的“平价医疗法案”效果如何?

“平价医疗法案”(ACA)从属覆盖条款对妊娠相关健康护理和健康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JAMA上的研究确定了从属覆盖条款是否与出生、产前护理和出生结果的支付费用变化相关联。此项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个体水平出生证明数据的差异性分析,比较了在制定从属覆盖条款之前(2009年)和之后(2011 - 2013年),美国24岁至25岁的女性(暴露组)和27岁至28岁的女性(对照组)的活

AJOG:减肥手术后的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获益大于风险吗?

尽管减肥手术与减少产科不良反应的风险有关,但在讨论与育龄妇女进行减肥手术时,应考虑其他重要结局的潜在风险增加。

爱耳日|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该怎么办?

2018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听力残疾者有2780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3.51%,其中7岁以下的聋儿达80多万,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十多年过去了,“耳聋”“听力筛查”等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大多数新生儿能够进行听力普遍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

J Pediatric Infect Dis Soc: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听力筛选失败的针对性筛选计划结果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感官听力损失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据法律要求,美国康涅狄格州新生儿听力听力筛选失败的要要进行CMV感染测试。该项针对性的筛选是具有争议的,因为大多数具有先天性CMV感染的儿童都是无症状的,并且CMV相关的听力损失发生较晚。最近,有研究人员利用了唾液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试验(由尿液PCR确定)来检测CMV。在该研究中,他们报道了第一年的4个筛选计划的结果。研究发现,在

国家卫计委: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将建到县级

二孩政策放开后,高危孕产妇比例明显增加。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市、县两级都要建立至少1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