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 2015专访:何奔:中国临床科研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2015-03-20 MedSci MedSci原创

MedSci专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何奔MedSci:何主任,您好!欢迎您来参加2015 CIT介入心脏病学大会。我们知道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合作(Cooperation)、创新(Innovation)、转化(Transition)”,并且致力去提升我国的临床科研水平。但也听到不少人说医生只要看好病就行,不需要搞那么多的科研,请问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科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该


MedSci专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何奔

MedSci:何主任,您好!欢迎您来参加2015 CIT介入心脏病学大会。我们知道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合作(Cooperation)、创新(Innovation)、转化(Transition)”,并且致力去提升我国的临床科研水平。但也听到不少人说医生只要看好病就行,不需要搞那么多的科研,请问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科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该把科研摆在什么样的高度?

何奔:中国的临床研究,这几年逐渐被重视,也逐渐认识到临床研究的重要性。但我们也知道中国的病人量很大。我们跟过国外的医学差距在哪里呢?以前我们可能认为自己的基础研究没跟上,但现在发现美国好的基础研究都是中国的。其实倒不是基础,我们缺乏的是影响病人的每个医学部门的扎实的细节。一个是细节的东西,一个是宏观的把握。这两块都是目前临床比较缺少的东西。当然现在又来了大数据,也可能改变未来临床研究的方向。

MedSci:您觉得未来临床研究大趋势会往那个方向走呢?

何奔:在中国,大趋势一定往大数据方向走。这个最省力。大数据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有些科学问题并不是越大越好,但是大数据说明了一个趋势。大数据会指明我们科学研究的探索方向。从群体来说是这样,但从机制从各方面细节来说可能会有区别。

MedSci:那您对临床科研转化有什么看法呢?

何奔: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境,但并不是十分尽如人意,比如说在一些申报问题上。但是我想这个问题会逐渐改善的,只要是真正的金子肯定会闪光的。有用的东西总会转化成生产力的。但刚开始有政府及各方面的组织创造合作的平台是很关键的。

MedSci: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介入的,您认为中国自主介入器材和国外有哪些差距呢?


何奔:就像刚才所说,其实还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有很多科学家,包括现在的微创、乐普、阳光这些大的创始人,他们都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回来创业,都很有创意,做的产品也很对,有创意。他们在市场的份额也逐渐在扩大。但是就是在介入的创新环境问题上,我们没有感同身受,他们可能认为政府的审批时间太长啊,很多问题导致他们在转化过程有一点点障碍。但中国的产学研结合和政策流程法规方面还有待改善的地方。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5-03-24 sky0909

    学习啦

    0

  2. 2015-03-24 sky0909

    学习啦

    0

  3. 2015-03-24 sky0909

    学习啦

    0

相关资讯

临床研究中的混杂偏倚(part2)

临床研究中的混杂偏倚(part2)

在线课堂:MedSci 临床研究解读系列课程

MedSci推出临床研究解读系列课程,通过对最新发表的研究剖析,希望可以引导读者换个角度审视研究论文,并从中找出一些启示点,为大家的研究进行借鉴。 课程连接:http://edu.medsci.cn/course/serielist-1076457.html 目前入驻讲师有深受各位喜爱的 MedSci张博士、马博士,其后更有医学各领域的热门专家加入。敬请期待!​​​​ 课程列表: 时间效

在线课堂:MedSci 临床研究偏倚及控制系列课程

临床研究中偏倚往往是影响临床研究质量的关系,因此,临床研究从设计,到执行管理,以及统计均需要控制可能产生的各种偏倚。因此,识别偏倚的类型,以及偏倚的特点,有助于更好控制偏倚,提高研究质量。MedSci特推出临床研究偏倚及控制系列课程,本系列课程深入浅出,全面讲解临床研究的偏倚的发生,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课程连接:http://edu.medsci.cn/course/serielist-1

现代临床研究亟待发展的一个角色:CRC

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CRC),又称临床研究护士(study nurse/research nurse),作为临床研究中的一项专门职业已有30多年历史,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半数以上的医疗机构均雇佣了CRC,在欧美、日本等国,目前没有CRC就不能实施临床试验。而在我国,CRC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我国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Good

王辰: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

第五届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于2014年11月2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上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院士就临床科研的重要性和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现状给大家进行了精准形象的总结,并提出了未来我国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具体策略。 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临床医生的医学知识及技能多来自于师生相传或书本的间接知识经验或临床实践的直接经验与知识。临床实践得到的直接经验,多

卫计委:中国干细胞临床研究的规范性文件即将颁布!

干细胞临床应用数年前被叫停后,中国相关政策趋于谨慎。但据财新记者了解,一项新的规范性政策正在酝酿。 国家卫计委会同国家食药总局日前召开了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会议,会议形成的意见正逐级上报,等待最后的签发出台。据国家卫计委人士对财新记者透露,由此,新的干细胞项目研究和开发的监管政策已获基本共识,如果不出意外,正式文件有望近期通过,其主旨还是推动中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 国家卫计委人士对财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