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追踪研究表明 试管婴儿患肝脏肿瘤的风险更高?

2019-04-08 徐朔 医学界儿科频道

自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体外受精)技术于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造福了无数家庭。今天,即便是普通大众,对“试管婴儿”这个名词也不再陌生。近年来对IVF技术研究已经不断完善成熟,但是通过体外受精出生的孩子仍然存在一些健康风险,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缺陷和遗传印记缺失等问题。因此科学家们也在持之以恒跟踪通过IVF受孕出生的孩子成长中的健康状况。最新一期的《美国医

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体外受精)技术于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造福了无数家庭。今天,即便是普通大众,对“试管婴儿”这个名词也不再陌生。

近年来对IVF技术研究已经不断完善成熟,但是通过体外受精出生的孩子仍然存在一些健康风险,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缺陷和遗传印记缺失等问题。因此科学家们也在持之以恒跟踪通过IVF受孕出生的孩子成长中的健康状况。

最新一期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版)》刊登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Logan Spector教授及其团队的一项关于IVF与儿童肿瘤发生的研究。

该研究发现,通过IVF受孕出生的儿童患肝脏肿瘤的风险要高于自然受孕出生的群体(18.1 vs 5.7;HR,2.46,95% CI 1.29-4.70),而其他类型的肿瘤发生率在两个群体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试管婴儿患肝脏肿瘤的风险更高?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IVF与儿童肿瘤相关性的规模最大的一项研究,其相关的数据库囊括了研究期间全美75%的IVF病例。

该团队通过大规模的回顾性的队列研究,追踪了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美国14个州27万名通过IVF受孕出生的儿童和226万名自然受孕生产的儿童,调查统计了他们在0-10岁期间的肿瘤发生情况。

IVF组共记录了381例肿瘤,自然受孕组有2042例。IVF组和自然受孕组总的肿瘤发生率分别为251.9和192.7每100,0000人年(HR 1.17,95% CI,1.00-1.36),没有明显差异。

IVF组胚胎来源肿瘤(包括各类“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肝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等)的发生率略高于自然受孕组(102.8 vs 70.4;HR,1.28,95% CI,1.01-1.63)。作者认为这一结果主要由于肝脏肿瘤(包括肝母细胞瘤和肉瘤)的发生率增加。

研究也比较了各种不同的IVF技术(他人捐卵vs自身卵子,冰冻卵子vs新鲜卵子,一次种植的胚胎数目等)对后代肿瘤发生率的影响,并未发现不同方式的结果有差异。



Spector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IVF组肝脏肿瘤的发生率略高于自然受孕组

此前的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IVF对表观遗传的影响,遗传印记的缺失可能是胚胎来源肿瘤发生率增高的原因。此外低出生体重(小于2500g)也被认为是肝母细胞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部分解释了肝脏肿瘤在IVF组中发病率高的结果。

尽管如此,该团队认为虽然这是一项规模大、时间跨度长的研究,但是依据现有数据仍然难以得出IVF和儿童肿瘤发生之间有确切关系的结论。研究也很难完全避免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作者总结道,IVF组肿瘤发生率有所增加并非与IVF技术本身或IVF的适应证相关,而是可能与寻求IVF治疗的不孕不育夫妇本身的一些遗传特质有关。

该项结果与之前发表的其他研究结果略有差异

2012年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显示,IVF组的整体肿瘤患病率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而在美国、英国和北欧国家的三项研究中都没有发现这一差别。

? 英国的队列研究调查了1992年到2008年的10万名通过IVF受孕出生的儿童,对比了他们与普通人群的肿瘤发生情况。结果显示IVF组儿童肝母细胞瘤和横纹肌肉瘤发生率有所增加。??

? 北欧的研究则包括了挪威、丹麦、芬兰和瑞典在1982到2007年间出生的9万名IVF儿童和36万名自然受孕出生的儿童,发现两者总的肿瘤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但IVF组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生率略高于普通组。

这些结果的差异可能与研究规模、统计方法、跟踪时间以及过去几年间IVF技术的进步发展相关。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研究结果?

通过IVF受孕的父母是否需要担心自己的孩子日后患癌症呢?

目前大可不必。

这些儿童肿瘤本身发病率非常低,这略微增加的风险并不意味孩子患肿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IVF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许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选择自然受孕的家庭可以受益其中,迎来健康的宝宝。

但是在治疗之前,医生应与有意愿接受IVF的患者充分讨论这些可能的风险,帮助他们做出最适合的决定。

未来是否需要跟踪随访还应该由临床医生结合父母及孩子的健康状况来判断。

参考文献:

1.Logan GS,Morton BB, Ethan W, et al; Association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With Childhood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9.0392

2. Fauser BC, Devroey P, Diedrich K, et al; Evian Annual Reproduction (EVAR) Workshop Group 2011. Health outcomes of children born after IVF/ICSI: a review of current expert opinion and literature. Reprod Biomed Online. 2014;28(2):162-182. doi:10.1016/j.rbmo.2013.10.013

作者:徐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研究:试管婴儿更容易出现心血管异常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出现是现代医学的里程碑事件。40年前,一对英国夫妇通过ART技术生下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1988年,中国内地的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目前,全球已有约600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我国是试管婴儿诞生最多的国家,每年超过20万。通过ART技术出生的孩子,长大后身体和正常出生的人有没有区别?这也是医学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

5000试管婴儿历时13年随访:易出现糖尿病,体重代谢异常

你也许想不到,近几年我国出生的人口中,有将近2%是通过辅助生育技术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16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其中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人口超过31万,约占1.7%。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那么,这些通过助孕手段出生的人们,和自然受孕出生的人们,到底有没有区别?

浙大妇院近十年随访五千例试管婴儿:更易出现体重、代谢异常

“辅助生殖技术对婴儿的体重和代谢可能产生影响,他们到了一定年龄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会增加”——近十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对5000多个“试管婴儿”进行跟踪随访发现。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1978年在英国出生,此后“辅助生殖技术对试管婴儿是否存在影响”的命题就一直被医学界关注。浙大妇院长达十年的观察结论,与目前医学界的普遍认知一致。“这些异常有些是和父母亲本身有代谢方面的疾

全球试管婴儿已超800万 新技术可提高成功率

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在不损害胚胎的前提下,通过DNA测序技术筛选胚胎,可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体外受精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又称试管婴儿,是在夫妻双方因各种原因无法自然受孕时,采用人工方法分别将夫妻双方或捐赠者的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将胚胎前体——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过程。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院(

辅助生育市场快速增长:“试管婴儿”路将不再漫长

数据显示,在我国,像陈颖夫妇这种无法通过自然方式怀孕的夫妇超过4700万对,而情况还有加剧趋势。有报告指出,我国不孕症患病率预计将从2017年的15.5%增加到2023年的18.1%。

民营医院抢滩试管婴儿的背后

国内辅助生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试管婴儿项目成为众多民营医疗机构重点宣传的项目。据中国人口协会、国家卫计委2016年8月联名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在12.5%-15%,患者人数超过4000万。初步估算,辅助生殖医疗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约为4800亿元,如果再加上二孩放开后市场规模扩容18%,预计未来几年辅助生殖行业需求将会大幅提升至566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