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Pharmacol Ther:首次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二级预防的推荐药物

2018-06-22 吴星 环球医学

2018年6月,发表在《Clin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由法国和荷兰研究者进行的研究,考察了首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后二级预防的推荐药物:真实世界中治疗药物联用的有效性。

2018年6月,发表在《Clin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由法国和荷兰研究者进行的研究,考察了首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后二级预防的推荐药物:真实世界中治疗药物联用的有效性。

循证心血管药物(EBCM)的长期有效性表明,ACS后需要评估的是,协会推荐的这些药物的组合效应。

使用全国数据库,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旨在评估所有可能的不完全基于EBCMs的药物vs推荐的4个相关EBCMs在5年随访期的有效性。

纳入的31668名患者中,22.9%在随访期ACS复发或死亡。对于不包含他汀的联用,与基于3种EBCM联合使用相关的风险为1.46(95% 置信区间[CI],1.33~1.60);对于不包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的联用,为1.30(1.17~1.43);对于不包含抗血小板药物的联用,为1.11(0.98~1.25);对于不包含β-受体阻断剂的联用,为0.99(0.89~1.10)。

这些结果对长期维持β-受体阻断剂联合其他EBCMs进行ACS后二级预防提出了质疑。

原始出处:

Bezin J, Klungel OH, Lassalle R, et.al. Medications Recommended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After Firs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Combinations in a Real-Life Setting. Clin Pharmacol Ther. 2018 Jun;103(6):1038-1046. doi: 10.1002/cpt.864. Epub 2017 Sep 28.

作者:吴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重复:Nature:美丽新世界?科学家首次通过编辑人类胚胎移除疾病

美国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表明他们已经成功地对人类胚胎进行编辑,修正了导致遗传心脏病的基因突变。这项成果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首次证实了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安全地用于移除很多致命疾病。

European Urology:首次亚洲人前列腺癌基因组图谱由中国学者参与构建完成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是全球男性第二常诊断的癌症和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从 2000年起,中国男性前列腺癌的新发率和死亡率以每年 12.6% 的比率不断攀升,到 2015 年,新发病例约为 60300 例,死亡病例约 26600 例。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的变异性较大,对治疗的反应性也各异,因而患者的生存期从2-3年至10年不等。

Pharmacol Therapeut:同济大学女教授首次向世界证明中医用药剂量的科学性

中华传统医学的用药科学吗?同济大学女教授的研究给出了答案:不同于西药高剂量化合物的单一作用,中药的用药本质上是低浓度化学品的混合联合作用,由此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可依据环境化学品领域近年来热门的‘Hormesis(毒物兴奋效应)’确证中医用药科学性”这一新观点。

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站首次引入香港

“国医名家·香港传承”中医流派授牌仪式11月26日在香港举行。这是首次将部分中医药学术流派的传承工作站引入香港,以增进香港与内地中医学界交流,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

Cell:中国学者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染色质调控的动态图谱——附三组专家点评

近年来,随着各种基于少量细胞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手段的快速发展,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动态变化规律才得以慢慢呈现。在这方面,中国的科学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以北京大学汤富酬教授、清华大学颉伟教授、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刘江研究员以及同济大学高绍荣教授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都作出了大量杰出的工作,华人科学家中UCSD的任兵教授与哈佛大学张毅教授也在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人类早期胚胎发

Cancer Cell:匹兹堡大学杨达组首次报道与MYC互作的促癌lncRNA

近日,匹兹堡大学杨达课题组在Cancer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ncRNA Epigenetic landscape analysis identifies EPIC1 as an oncogenic lncRNA that interacts with MYC and promotes cell-cycle progression in cancer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地揭示了20种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