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2017-06-10 MedSci MedSci原创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的慢性炎症性多关节炎,目前尚无治愈方法。随着RA 病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关节畸形、残疾,劳动力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其家庭都有极大影响,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这里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研究与大家一同分享。【1】Lancet:难治性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药物疗法!近期,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LAN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的慢性炎症性多关节炎,目前尚无治愈方法。随着RA 病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关节畸形、残疾,劳动力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无论对患者本人还是其家庭都有极大影响,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这里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研究与大家一同分享。

【1】Lancet:难治性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药物疗法!

近期,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LANCET上的文章评估了sirukumab在3期研究中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功效和安全性。

研究随机分配878例患者接受治疗:294例接受安慰剂,292例接受每4周50mg sirukumab和292例每2周100mg sirukumab。 878例患者中523例先前接受了两种或多种生物治疗,包括非TNF药物;878例患者中有166例在基线时未服用DMARD。在第16周达到ACR20应答的患者的比例为:每4周使用50mg sirukumab组为117/292例,每2周使用100mg sirukumab组为132/292例,安慰剂组为71/294例。与安慰剂相比,每4周50mg sirukumab的差异为0.16,每2周100 mg sirukumab的差异为0.21。

总而言之,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对于抗TNF药物和其他生物治疗难治或不耐受的患者,与安慰剂相比,sirukumab的两种给药方案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可以显着改善疾病体征和症状。(文章详见——LANCET:难治性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新药物疗法!



【2】Arthritis Rheumatol: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恶性淋巴瘤的风险高

近日风湿免疫权威杂志Arthritis & Rheumat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探讨RA患者出现淋巴瘤的风险是否会升高,并探索风险预测指标和淋巴瘤亚型。

研究发现,RA患者得淋巴瘤的HR升高至1.6。考虑到RA的持续时间,在RA诊断后数年中这种风险并没有下降。RA诊断后第一年中使用甲氨蝶呤或者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均不会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RA诊断后第一年中使用口服皮质类固醇会降低患淋巴瘤的风险。RA诊断后第一年的炎症活动并不能预测未来患淋巴瘤的风险。与普通人群相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的几率较低,而霍奇金淋巴瘤发生几率高。

由此可见,最近诊断的RA患淋巴瘤的风险与历史报道相似。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在内的标准抗风湿治疗均不能预测未来患淋巴瘤的风险。淋巴瘤亚型的分布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详见——Arthritis Rheumatol: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恶性淋巴瘤的风险高

【3】Ann Intern Med:三联疗法与生物疗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近日,内科学权威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明确采用依那西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与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的成本效益。结果发现,在启动生物治疗前未尝试进行三联疗法,可能会增加成本,从而获得最小的增量效益。

在试验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作为一线治疗QALYs只是稍有改善,但积累了更高的药物成本费用。采用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和三联疗法的ICERs分别为每QALY270万美元和每QALY98万美元。寿命分析表明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作为一线治疗会增加额外的0.15QALY,但是这将花费77290美元的成本增量,导致每个患者的ICER为521520美元每QALY。在敏感性分析中,从长期的观点考虑,最初采用依那西普联合氨甲喋呤治疗以及生物制剂具有类似的成本,但效益并不太符合成本效益,相比于三联疗法。(文章详见——Ann Intern Med:三联疗法与生物疗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4】ANN RHEUM DIS:携带DRB1风险相关等位基因的母亲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增加

近日风湿病领域权威杂志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旨在研究除了母亲自己基因型的相关风险外,孩子的基因型是否会影响母亲患类风湿关节炎(RA)的风险,并研究父系遗传的胎儿等位基因是否会增加不携带风险等位基因的母亲患RA的风险。

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了1165名母亲(170名患者/ 995名健康对照)和她们的1482名孩子。对携带编码与RA相关的氨基酸(AAs)等位基因的儿童进行研究,包括"共享表位"(SE)和位置70-74处的DERAA AA序列; HLA-DRB1的第11,71和74位的缬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 HLA-B位置9的天冬氨酸和DPB1位置9的苯丙氨酸。

结果发现孩子携带SE、DERAA、DRB1位置11,71和74处的缬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的母亲患RA风险增加。在非携带母亲中,RA的风险增加与孩子携带DERAA和编码DRB1位置71的赖氨酸等位基因相关。(文章详见—— ANN RHEUM DIS:携带DRB1风险相关等位基因的母亲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增加

【5】CLIN PHARMACOKINET: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Sarilumab和辛伐他汀药物相互作用

近日,国际杂志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Sarilumab和辛伐他汀疾病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研究对19名患有活动性RA的患者在皮下注射sarilumab 200 mg的前1天和7天后口服辛伐他汀40 mg。辛伐他汀及其主要代谢产物β-羟基-辛伐他汀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非室内分析法进行计算。

结果发现,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相比,辛伐他汀给药后7天接受单剂量sarilumab 的RA患者血浆中辛伐他汀和β-羟基辛伐他汀酸暴露减少。辛伐他汀峰血浆浓度的平均效应比率和在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外推正无穷分别为54.1%和54.7%。在服用sarilumab后辛伐他汀或β-羟基辛伐他汀酸的C max或半衰期未发生任何变化。(文章详见——CLIN PHARMACOKINET: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Sarilumab和辛伐他汀药物相互作用

【6】Ann Rheum Dis:生物仿制药ABP 501与阿达木单抗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ABP 501是FDA批准的阿达木单抗生物仿制药,其结构、功能和药代动力学评估表明两者高度相似。研究人员从三期研究报告中对ABP 501和阿达木单抗的功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比较。

研究人员将526例患者随机分组(ABP 501 n = 264;阿达木单抗n = 262),494例完成了研究。结果发现,第24周时ACR20的反应为74.6%(ABP 501)和72.4%(阿达木单抗)。在第24周,组间ACR20的RR(90%CI)为1.039(0.954,1.133)。DAS28-CRP、ACR50和ACR70从基线的变化相似。AE和实验室异常没有临床意义上的差异。总共38.3%(ABP 501)和38.2%(阿达木单抗)的患者结合抗药物抗体检测阳性。(文章详见——Ann Rheum Dis:生物仿制药ABP 501与阿达木单抗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口腔细菌会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

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发现,导致牙龈感染的细菌同样也会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已困扰着全球成百上千万的患者。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口腔健康有关。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Felipe Andrade教授说:“这项研究就像是为拼图添上了最后几块,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研究负责

Br J Clin Pharmacol.: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用药剂量不能一刀切

过去十年间,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显著改变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案,这些产自人体或动物的生物制剂成为了许多病人的基本治疗方案。但与此同时,这些生物制剂包含大量作用机理不同的单克隆抗体,优化治疗方案往往是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药企往往推荐比较传统的给药方案:采用同一剂量治疗所有病人。但是一项最新的医学研究综述表明不同病人血液中的生物制剂浓度差别较大,这可能影响治疗疗效。因此现在需要修正这种传统

Sci Rep:中科院刘青松教授研发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BTK抑制剂

近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刘静课题组与安徽医科大学教授魏伟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新型的针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BTK激酶抑制剂CHMFL-BTK-11。研究题为Irreversible inhibition of BTK kinase by a novel highly se

J Periodontal Res: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影响机体的牙周健康

本研究旨在确定伴有不同牙周疾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其龈沟液中的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8(aMMP-8)及牙周致病菌的水平。 研究共纳入了103名RA患者和104名健康对照者(HC)。对其进行牙周状况的评估,包括牙周探测深度、探诊出血和临床附着丧失。根据检查情况将参与者的牙周状态分为健康/轻度、中度或重度。收集所有参与者的龈沟液样本(探诊最深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聚合酶链反应确定样本

Aliment Pharmacol Ther:走向克罗恩氏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共同治疗目标

克罗恩氏病(CD)和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的进展性和致残性疾病,常可造成结构组织损伤。基于原先开发的类风湿关节炎的策略,最近,CD的治疗目标已经从完全控制症状转移到临床缓解和完全黏膜愈合(深度缓解),最终的目的为防止肠道损伤和残疾。2017年4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综述回顾CD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目的的相似性和差异。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全过程

案例分型张女士,38岁,平时做些家务、织织毛衣。但从去年开始一直被关节疼痛困扰。起初,只是晨起双手指关节有绷紧感,活动不灵活,但活动一阵子后就减轻缓解了。一段时间后,从手指逐渐发展至双腕、双膝、双踀趾关节也出现僵硬不灵活现象,严重时关节肿胀、疼痛。这些症状往往在阴雨天气加重,伴有胃口不好,发低烧。张女士以为是自己多吹了空调,只要注意保暖多休息就行了。半年过去了,关节僵硬、肿胀、疼痛竟比过去更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