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Oncol | 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安慰剂联合化疗治疗未经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IMvigor130):一项随机对照3期研究的最终总生存分析结果

2024-01-20 daikun MedSci原创

该研究旨在评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化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但在ITT人群中并未显著改善总生存期。

顺铂联合化疗一直被视为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约有50%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适合使用顺铂,其中约20%的患者选择使用卡铂化疗。但是卡铂化疗效果不如顺铂化疗,并且大多数患者接受一线化疗后仍会疾病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在顺铂不适用的情况下。2020年,阿维鲁单抗被批准作为不适合顺铂化疗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选择。联合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增强免疫调节和临床效益的潜力。IMvigor130研究最初设计是评估一线使用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卡铂化疗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期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一项3期研究旨在评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IMvigor130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盲法、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1213名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化疗组(A组)、阿替利珠单抗组(B组)或安慰剂联合铂类化疗组(C组)。所有患者接受每21天一个周期的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化疗,同时A组和C组分别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或安慰剂。B组只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1.人群和基线特征

1213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其中A组有451名,C组有400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分布相似,ECOG评分、风险评分和PD-L1状态分布也相似。两组中大多数患者接受的化疗方案为卡铂,但根据Galsky标准,有相当比例的患者适合顺铂治疗,但最终选择了卡铂化疗。A组和C组的疗效分析人群分别为451名和400名,两组人群相似,为后续疗效分析提供了可比性基础。A组和C组的安全性分析人群分别为454名和389名。

2.疗效分析

无进展生存期:中期分析显示,A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C组(8.2个月 vs 6.3个月)。最终分析结果:最终分析显示,A组总生存期未达到预设的统计学显著差异界限(16.1个月 vs 13.4个月)(p=0.023)。

客观反应率:在ITT人群中,A组的客观反应率高于C组(48.1% vs 44.8%)。反应持续时间:A组的反应持续时间略长于C组(9.1个月 vs 8.2个月),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亚组分析显示,A组在顺铂亚组中的总生存期优于C组,但在卡铂亚组中两组差异不显著。

3.安全性分析

两组最常见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在A组(阿特珠单抗联合铂类化疗组)和C组(安慰剂联合铂类化疗组)之间相似。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在A组和C组之间也相似。特殊不良事件发生率在A组(53%)高于C组(35%),但大部分为轻度或中度。两组均出现了免疫相关严重不良事件,A组有4例,C组有1例。死亡原因分析显示,A组有9例(2%)死于治疗相关原因,C组有4例(1%)。总体上,A组和C组的安全性相似,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结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化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但在ITT人群中并未显著改善总生存期。阿替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化疗的安全性与安慰剂联合铂类化疗相似,没有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哪些患者可能从一线联合治疗中受益。研究为评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铂类化疗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原始出处

Bamias A, et al. 2024. Atezolizumab mon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in untreated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 (IMvigor130): final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from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study. The Lancet Oncology 25:46-61.

作者:daiku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 Urol:利用循环肿瘤 DNA 鉴定肌层浸润性和非器官局限性上尿路上皮癌

研究人员调查了血浆循环肿瘤DNA(ctDNA)是否能预测MI和NOC UTUC。结果发现,在切除手术前检测血浆ctDNA对MI/NOC UTUC有高度预测性,对PFS和CSS也有很强的预后作用。

Mol Cancer:常熟理工学院张杰等团队合作发现肾细胞癌中血管生成的调控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ELF5通过稳定WDTC1在肾细胞癌中驱动血管生成抑制。

Eur Urol Oncol:输尿管镜治疗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内窥镜随访时间越长越好

研究人员分析了随访方案的结果,并从同侧UTUC复发、治疗转换和肿瘤升级的角度分析了对治疗的影响,并评估了潜在的预后因素,包括二次URS检查的结果。

Eur Urol Oncol:一种全自动的人工智能系统辅助病理学家诊断组织学高等级尿路上皮癌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全自动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协助病理学家通过数字化的尿液细胞学玻片中对高等级尿路上皮癌(HGUC)进行组织学预测。

BJU Int:吉西他滨/nab-紫杉醇与吉西他滨/卡铂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比较

研究人员比较了nab-紫杉醇加吉西他滨(GA)与卡铂加吉西他滨(GCb)作为不符合顺铂治疗条件mUC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发现,一线 GA 显示出与 GCb 相似的疗效和更好的耐受性。

Eur Urol Oncol:Sitravatinib联合Nivolumab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2期研究

研究人员评估了sitravatinib 联合 nivolumab 在治疗晚期/转移性 UC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发现,sitravatinib联合nivolumab治疗具有可控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