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中度主动脉瓣狭窄大大增加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死亡率

2021-06-0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合并中度AS可明显增加HFrEF患者的死亡风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可降低其这类患者的死亡风率

既往研究曾报道,中度主动脉瓣狭窄 (AS) 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 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但是中度AS与HFrEF对这些患者预后的各自贡献尚不清楚。

本研究目的是明确中度AS对HFrEF患者预后的影响

招募了262位中度AS(主动脉瓣面积:1.0~1.5 cm2;休息时或多巴酚丁胺负荷后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射流速度峰值:2~4 m/s)的HFrEF(LVEF<50%)患者。同时1:1匹配入组了性别、年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NYHA功能分级III-IV级、BMI匹配的无AS的HFrEF患者(主动脉射流速度峰值<2 m/s)。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率和死亡与HF主要的复合结果。

有无合并中度AS的HFrEF患者的累积死亡率

共262位合并中度AS的HFrEF患者和262位匹配的无AS的HFrEF患者。中位随访了2.9±2.2年。在中度AS组,平均主动脉瓣面积为1.2±0.2 cm2,平均梯度为14.5±4.7 mmHg。中度AS与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风险比[HR] 2.98,95%CI 2.08-4.31;p<0.0001),还与HF住院和死亡的复合结果风险明显相关(HR 2.34, 95%CI 1.72-3.21;p<0.0001)。

有无干预治疗的患者的累积死亡率

在随访期间,中度AS组中有44位患者进行的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在中位随访10.9±16个月中,AVR与患者的存活率提高有关(HR 0.59,95%CI 0.35-0.98;p=0.04)。值得注意的是,手术AVR与生存率提高没有显著相关性(p=0.92),是经导管AVR与生存率提高相关(HR 0.43; 95%CI 0.18-1.00; p=0.05)。

综上所述,对于HFrEF患者,合并中度AS可明显增加死亡风险主动脉瓣置换术,特别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有望提高合并中度AS的HFrEF患者的存活率。该研究结果支持进一步开展随机试验评估早期经导管AVR对合并中度AS的HFrEF患者预后的影响。

原始出处:

Jean Guillaume,Van Mieghem Nicolas M,Gegenava Tea et al. Moderate Aortic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J]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 2796-2803.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1.04.01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irc:Cardiovasc Inte: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衰再入院的决定因素及其影响

TAVR后1年内,HF再入院很常见。晚期再入院和多次HF再入院与长期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Circ:Cardiovasc Inte:球囊与自扩张瓣膜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比较

这项研究证实,在二叶式主动脉瓣中植入Sapien 3和Evolut R/PRO瓣膜都是可行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近年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新方法,系列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其可作为外科手术禁忌、高危、中危、甚至低危患者的治疗手段。

JAHA:小左心室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临床结局的关系

由简单的超声心动图参数确定的小LV与TAVR患者较差的临床预后相关,而与LF左心室肥厚无关。左心室大小可能有助于评估TAVR后的临床结局。

JAHA: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如何选择?

在对TAVR后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网络荟萃分析中,与治疗3或6个月相比,单用抗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出血较少,而没有增加卒中或死亡风险。

JAHA: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和预测因素

在一级房室传导阻滞或右束支传导阻滞、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和自扩张瓣膜患者中,延迟性HAVB发生率较高。这些数据为根据围手术期心电图结果的最佳监测和起搏策略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