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Neurol: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台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全国性人群研究)

2017-07-30 xiaoxiao MedSci原创

研究人员发现,与未接受中西医治疗者相比,中西医治疗的患者更年轻,且女性/男性比例更高,西药使用率更高。诊断与首次中医会诊的中位间隔为7.92个月。盐酸多奈哌齐和利斯的明是常用的处方药物。中药是在中西医治疗者中最受欢迎的治疗方法。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

在临床中,用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已较普遍。大量事实说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疾病有明显的疗效。例如,治疗心脑血管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月经不调、病毒性肺炎、肛肠病、骨折、中小面积烧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红斑狼疮等疗效显著。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它的精髓是在坚实地掌握国际先进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如有必要,再结合使用我国传统医学治疗。这样才会源于西医,高于西医;源于中医,高于中医。

在线发表在7月26日的Eur J Neurol上的一篇研究中,来自台湾的研究人员发现,缺乏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医疗服务水平的大规模研究。因此,他们调查了台湾地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时,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使用情况。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台湾国家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的一百万个样本的数据。其中,在2001年-2010年间,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n = 1814)被分为了中西医治疗者(n = 528)和非中医治疗者(n = 1286)。

研究人员发现,与未接受中西医治疗者相比,中西医治疗的患者更年轻,且女性/男性比例更高,西药使用率更高。诊断与首次中医会诊的中位间隔为7.92个月。盐酸多奈哌齐和利斯的明是常用的处方药物。中药是在中西医治疗者中最受欢迎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受中西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的医疗服务的具体模式。这将为提高AD患者的医疗保健水平提供了依据。

原始出处:


作者:xiaoxiao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盘点:近期阿尔茨海默病重要研究进展一览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渐进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初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产生障碍,最终将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完全需要依赖家人的照顾,病因迄今未明。据估计,我国现有1000多万老年性痴呆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占全球总患者的1/4,而且每年平均有30万新发病例。这里梅斯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研究进展与大家一同分享。【1】葡萄糖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修饰氧化巨噬

SCI REP:血浆生物标志物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躁动和局部脑萎缩有关!

总之,受试者血浆中Aβ1-42/Aβ1-40之间的比值和簇集素水平可能与区域性脑萎缩不同模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反过来又可能说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Brain:不好好睡觉真会变傻

近日有研究显示,即使只是一个晚上的睡眠受到打扰,大脑中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的蛋白也会增加。 这项研究可回答长期探讨的问题:睡眠受到打扰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预防慢性睡眠剥夺(chronic sleep deprivation)的危害。

Front. Aging Neurosci: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存在更多细菌!

近日,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使用第二代测序(NGS)检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尸检大脑中的细菌。他们发现,与健康的大脑相比,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大脑细菌水平和菌种比例存在差异。这意味着细菌感染和大脑炎症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美推出生活方式干预试验

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今天宣布推出一项投资达2000万美元的两年期临床试验,检验多维生活方式干预是否能够预防认知衰退和痴呆,试验对象为2500名目前没有认知方面疾病症状但后期认知衰退风险会增加的老年人。 /* Style Definitions

Neurology:多范型经颅磁性刺激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与额颞叶痴呆患者的鉴别

研究认为,多范型经颅磁性刺激是一种非侵入且可靠的区分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与健康人群的方法。该方法将进行大范围的临床验证以考察其作为临床诊断辅助工具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