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精氨酸可改善口腔健康 预防牙周病发生

2015-05-11 佚名 生物谷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食物中一种常见的天然氨基酸—精氨酸或可分解牙菌斑,这或许就可以帮助数百万的个体避免蛀牙及牙周病了。L-精氨酸一般存在于红肉中、鱼肉、家禽及乳制品中,其同时也被用作牙齿敏感的牙科产品中用以阻断牙菌斑的形成。研究者Rickard博士表示,细菌会很容易在表面聚集形成生物被膜,而牙菌斑就是一种生物被膜,生物被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食物中一种常见的天然氨基酸—精氨酸或可分解牙菌斑,这或许就可以帮助数百万的个体避免蛀牙及牙周病了。L-精氨酸一般存在于红肉中、鱼肉、家禽及乳制品中,其同时也被用作牙齿敏感的牙科产品中用以阻断牙菌斑的形成。

研究者Rickard博士表示,细菌会很容易在表面聚集形成生物被膜,而牙菌斑就是一种生物被膜,生物被膜在所有的院内感染中大约占到了50%,而牙菌斑生物被膜往往使得美国的患者在牙科治疗中花费数百万美元,而且每年都要定期随访。

口腔生物被膜是龋齿、牙龈炎及牙周病形成的罪魁祸首,调查显示几乎24%的美国成年人都存在未经治疗的龋齿,而且大约39%的个体都患有中度至重度牙周炎,65岁以上的个体患牙周炎的比例上升到了64。控制牙菌斑包括很多种方法,比如使用抗微生物制剂氯己定,其实一种特殊的化学物,可以靶向杀灭口腔中的细菌,但氯己定会影响患者的味觉而且会使得患者牙齿着色,因此近年来抗微生物制剂疗法一直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的话题。

研究者表示,L-精氨酸就可以替代当前的抗微生物制剂的角色,比如氯己定或其它抗微生物剂;在西方国家大约有10%至15%的成年个体都患有重度慢性牙周炎,其会引发牙齿松动,甚至促进牙齿掉落,因此目前急需开发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控制患者口腔中的微生物;后期研究者将通过深入研究揭示L-精氨酸促进口腔细菌生物被膜降解的分子机制,研究者推测,似乎是精氨酸可以改变细胞表面生物被膜的粘附方式,从而诱发包含生物被膜的细菌改变其行为,进而促进生物被膜不再吸附到细胞表面。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了一种模拟口腔的模型系统开展了这项研究,其它实验室的模型系统也是利用了一种或一系列口腔微生物进行研究;牙菌斑生物被膜中包含有成百上千种微生物种,因此利用模型系统更好地模拟口腔中所发生的“活动”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为开发有效治疗牙龈疾病的新型疗法带来帮助。

原始出处:

Kolderman, Deepti Bettampadi, Derek Samarian, Scot E. Dowd, Betsy Foxman, Nicholas S. Jakubovics, Alexander H. Rickard.L-Arginine Destabilizes Oral Multi-Species Biofilm Communities Developed in Human Saliva.PLoS ONE, May 6, 2015.DOI: 10.1371/journal.pone.012183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6-09-13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好文章,还会关注

    0

  2. 2015-05-13 huaxipanxing

    看看

    0

相关资讯

PNAS:新药(ADI-PEG20)的抗癌新机制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台北医科大学和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已发现了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癌症治疗药物(ADI-PEG20),杀死癌细胞的潜在新作用机制,研究揭示了该药物如何剥夺对细胞重要的关键氨基酸,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 他们的论文发表在PNAS杂志上。传统的癌症疗法包括化疗和放疗,但这往往有副作用。一种新出现的癌症治疗策略是“饿死”癌细胞,导致其死亡。利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不同的代谢需求,

Circulation:连接COX-2抑制剂&心血管功能障碍的桥梁---ADMA(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COX-2抑制剂能发挥抗炎作用,但是,COX-2抑制剂会打破体内促血栓和抗血栓之间的平衡,从而引起心血管副作用,主要是心肌梗死,血栓和/或动脉粥样硬化的增加。 COX-2调节肾功能的机制以及COX-2在肾脏和心血管组织中的关联并未被明确,COX-2对前列环素调节和其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心血管副作用备受争议,而且并没有生物标记物用于研究机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导产生的心血管风险。伦敦帝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