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锋档案:P2Y12抑制剂的转换

2018-03-27 阿拉蕾 中国医学论坛报

老年女性患者,PCI术处理前降支病变,术后应用氯吡格雷5天后检测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提示氯吡格雷抵抗,遂换用替格瑞洛,但是反复发生出血事件。老年ACS患者制定抗栓药物方案时应如何平衡有效性与安全性?

病例重点

老年女性患者,PCI术处理前降支病变,术后应用氯吡格雷5天后检测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提示氯吡格雷抵抗,遂换用替格瑞洛,但是反复发生出血事件。老年ACS患者制定抗栓药物方案时应如何平衡有效性与安全性?

病例提供者:王赟赟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患者,老年女性。主诉:间断胸闷、憋气半月。

现病史

此次入院前半月,患者间断出现胸闷、憋气,活动后明显,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能缓解,每次持续10到30分钟,伴心悸、左上肢麻木,偶有出冷汗,无头晕、黑蒙、晕厥,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胸痛、咯血,无烧心、反酸等症状。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160/90 mmHg,平时服药“硝苯地平缓释片”,自诉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左右;有糖尿病20余年,平时服用“阿卡波糖、瑞格列奈”,自诉血糖控制尚可。

有脑梗塞病史1年,无明显后遗症;有下肢动脉粥样斑块病史半年;无烟酒不良嗜好。

体格检查

T:36.0℃,P:73次/分,R:17次/分,BP:100/60 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73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

心肌酶谱:CK 61 U/L,CK-MB 12 U/L,TNT 阴性。血糖:8.0 mmol/L。

心电图




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2、高血压病;3、2型糖尿病;4、陈旧性脑梗塞。

治疗经过

冠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前降支血管钙化,近中段弥漫性狭窄80%-90%。

干预前降支病变,JL 4.0指引导管送至左冠口,送入Runthrough导丝成功通过前降支病变至远端,沿前降支导丝送入2.5×20 mm的预扩球囊于前降支近段以10-12 atm扩张3次共55秒。

随后,沿前降支导丝送入3.5×36 mm支架于前降支近中段以8 atm扩张释放支架,造影示支架贴壁不良,送入3.5×15 mm非顺应性球囊于支架内以14 atm扩张20秒,后造影示支架贴壁良好,前降支近中段无残余狭窄,TIMI 3级血流。

术后用药:1、阿司匹林 100 mg qd,2、氯吡格雷 75 mg qd,3、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23.75 mg qd,4、阿托伐他汀 20 mg qn,5、单硝酸异山梨酯 60 mg qd,6、兰索拉唑 15 mg qd,7、瑞格列奈 2 mg tid,8、阿卡波糖 50 mg tid。

PCI术后5天,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显示,花生四烯酸诱导:2%,ADP诱导:70%,考虑氯吡格雷抵抗,停用氯吡格雷,换用替格瑞洛 90 mg bid。

患者出院后胸闷、憋气症状明显改善,但是反复出现皮下出血、结膜出血,予以替格瑞洛减量至90 mg (早)-45 mg (晚),但是皮下出血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停用替格瑞洛,换用氯吡格雷75 mg qd,此后患者无出血事件发生。

主要PCI图







临床思辨

1、患者入院时CRUSADE出血评分为低危,但是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反复有出血现象,予以替格瑞洛减量后,出血情况未见明显好转。

调整药物方案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后,患者出血事件停止。因此,针对老年女性、低体重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能安全性更理想。

2、患者首次使用氯吡格雷后检测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为70%,因此考虑氯吡格雷抵抗,遂换用替格瑞洛。因此,仅依靠血小板聚集率作为更换替格瑞洛的标准,目前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还不充分。

用药小贴士

替格瑞洛是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为非前体药物,无需经酶代谢激活,起效快,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力强。

PHILO研究共纳入801例ACS且接受直接PCI的东亚患者(主要为日本人),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分别予以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治疗,随访1年结果显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9.0%和6.3%,严重出血事件分别为10.3%和6.8%。

与PLATO研究相比,PHILO研究入组人群高龄比例更大、体质量更低,因此对抗血小板药物单位体质量的暴露更大,出血风险更高,或可解释PHILO研究结果。

与西方人群相比,东亚人群缺血风险较低,出血风险更高,有关替格瑞洛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需更多经验和证据积累。

原始出处

陈艳,袁晋青.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新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年5月第37卷第3期,235-239.

作者:阿拉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1. 2018-03-30 大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2. 2018-03-29 易水河

    学习学习了.很好

    0

相关资讯

Nature:嘌呤能受体P2Y12与抗血栓药物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

血栓性疾病包括中风、 冠心病、肺栓塞等各种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致死致残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嘌呤能受体P2Y12 是刺激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因此,阻断P2Y12受体血液凝固,其阻断剂也是当代药物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当前,市场上靶向该受体的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 作用或者不足,例如第四代P2Y12受体阻断剂可能导致病人呼吸困难。P2Y12受体的三维结构以及受体配

Circulation: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表达活化的P2Y12受体

血小板P2Y12受体表达显著增加,在T2DM患者中该受体被结构性激活,这导致血小板机能亢进并限制了T2DM中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剧情神反转,P2Y12受体抑制剂怎么转换患者获益更佳?

SCOPE研究得出了与TOPIC研究不一样结论,我们该如何看待呢?且看本文细细道来~

Am Heart J:强效P2Y12抑制剂使ACS患者获益 年龄不是问题

作为推荐的一线治疗,强效血小板P2Y12抑制剂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净获益。2018年1月,发表在《Am Heart J》的一项由意大利和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考察了老年 vs 非老年ACS患者中,强效P2Y12抑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