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Immunity: 25-羟基胆固醇,对抗寨卡病毒的新方法

2017-03-20 Leo.C MedSci原创

研究者们发现25-羟基胆固醇能够阻止寨卡病毒进入人的脑皮质细胞从而保护神经细胞和降低小头症的发生率。

寨卡(Zika)病毒,是近期成为危害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威胁。寨卡病毒可以快速的通过蚊虫叮咬和性生活传播,病毒携带者通过国际旅行也为控制病毒感染带来很大的难度。并且寨卡病毒还能感染孕妇从而导致婴儿先天性的疾病。在2015年巴西所发现的寨卡病毒爆发伴随着新生儿小头症(microcephaly),古雷-巴里综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一种先天性肌肉萎缩,以及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 和脑膜炎。寨卡病毒能够感染神经祖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从而造成细胞死亡或者生长抑制,最终导致小头症。现在对于寨卡病毒的防治,市场上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者疫苗。

在最近上线的Cell Immunity杂志上,Chunfeng Li及其同事报道了一种25-羟基胆固醇(25-Hydroxycholesterol)能够抑制寨卡病毒感染细胞,从而减少小头症的发生。 

抑制寨卡病毒只能感染干扰素IFN缺陷的老鼠模型,暗示着干扰素对于抑制寨卡病毒有很大的作用。催化产生25-羟基胆固醇的酶,胆固醇-25羟基化酶(Cholesterol-25-hydroxylase)是感染干扰素IFN信号激活的下游产物。25-羟基胆固醇基因缺陷的老鼠再感染寨卡病毒后,体内有更高的病毒量,而接受人工合成的25-羟基胆固醇能够保护实验鼠和恒河猴对于寨卡病毒的感染。研究者们发现25-羟基胆固醇能够阻止寨卡病毒进入人的脑皮质细胞从而保护神经细胞和降低小头症的发生率。

这项研究为应对寨卡病毒的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预防由寨卡病毒所引起小头症的发生。

原始出处:
Chunfeng Li, Yong-Qiang Deng, Feng Ma, et al. 25-Hydroxycholesterol Protects Host against Zika Virus Infection and Its Associated Microcephaly in a Mouse Model. Cell Immunity Available online 14 March 2017 http://dx.doi.org/10.1016/j.immuni.2017.02.01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Leo.C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10-17 维他命
  2. 2017-05-01 1e145228m78(暂无匿称)

    学习了,谢谢作者分享!

    0

相关资讯

Nature子刊:突破!科学家首次阐明未成熟寨卡病毒的精细结构

图片来源:www.phys.org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未成熟寨卡病毒的高分辨率结构,这为后期科学家们深入阐明寨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以及扩散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属病毒,该属病毒还包括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黄热病病毒、日本脑炎病

2017疾病爆发领域前瞻:5种鲜为人知的疾病

新兴疾病(emerging disease)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新型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在地理范围和发病数量上回突然间增加,新兴疾病的发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早期人们才开始完成对一些此前未被鉴别疾病的认识,比如生殖器疱疹和AIDS,此后这些和疾病有关的词语才慢慢开始流行起来。

Sci Transl Med:高福院士揭示寨卡病毒治疗性抗体的机制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员与高福院士近期合作揭示高效、特异性人源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治疗性抗体及其机制。研发寨卡病毒治疗性抗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率先找到高效、特异性人源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治疗性抗体及其机制,该抗体在小鼠模型上能有效治疗ZIKV感染,有望成为治疗其感染的候选药物。随着研究的深入,ZIKV的危害逐渐被揭示,从最初的发烧、皮疹等轻

Cell Stem Cell: 德国学者揭示寨卡病毒引发婴儿小头症机制

2017年1月26日,国际权威学术杂志《Cell》旗下干细胞领域权威期刊《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Jay Gopalakrishnan研究员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报告称找到寨卡病毒导致小头症的科学证据。

武汉病毒所利用多肽抑制剂成功阻断乙脑和寨卡病毒感染

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JEV 引起的乙型脑炎致死致残率高,我国是乙脑的高发区,发病人数曾一度占世界总数的 80%。目前 JEV 疫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乙脑的发病率,但是对于已发病的患者,仍然没有针对 JEV 的特效药或治疗手段。而 ZIKV 自

科学家阐明寨卡病毒改变人类细胞的分子机制

在光镜和电镜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就能够清楚捕捉到寨卡病毒如何“抓住”人类肝脏和神经干细胞的内部细胞器,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非洲和亚洲的寨卡病毒如何对宿主细胞中的内质网及细胞骨架结构进行重排以便其能够建立制造子代病毒的“工厂”,相关研究表明,靶向作用细胞骨架动力学或许就能够为科学家们提供一种抑制寨卡病毒复制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