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线粒体变异促使前列腺癌恶化!

2017-09-24 AlexYang MedSci原创

核酸变异在促使肿瘤发生、恶化和对治疗响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与之相反,变异在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基因组中的频率和角色到目前为止仍旧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员对384名局部前列腺病人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且在每位病人中平均鉴定出一个线粒体单核苷酸变异(mtSNV)。研究发现,这些mtSNVs的其中一些在复发变异病灶发生,并且与恶性疾病相关。较年轻病人的mtSNVs要比年纪较大的病人的更少。另外,研究

核酸变异在促使肿瘤发生、恶化和对治疗响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与之相反,变异在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基因组中的频率和角色到目前为止仍旧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员对384名局部前列腺病人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且在每位病人中平均鉴定出一个线粒体单核苷酸变异(mtSNV)。研究发现,这些mtSNVs的其中一些在复发变异病灶发生,并且与恶性疾病相关。较年轻病人的mtSNVs要比年纪较大的病人的更少。另外,研究人员还阐释了线粒体和细胞核突变之间的强烈联系,并且在特异的位点变异同时发生。比如,某个控制区域mtSNVs与MYC致瘤基因同时发生,并且这些变异病人的存活率有联系。最后,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数据阐释了在前列腺癌中频发的线粒体基因变异,并且表明了前列腺癌中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的内在联系。原始出处:Julia F. Hopkins, Veronica Y. Sabelnykova, Joachim Weischenfeldt et al. Mitochondrial mutations drive prostate cancer aggression. Nat Commun. 22 Sep 20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MA Psychiatry:线粒体变异增加自闭症风险

自闭症患者在社会互动,交流,和重复或限制性行为等方面会出现障碍。多篇生理以及生化研究已经报导了自闭症患者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缺陷,但是至今为止,线粒体DNA的变异对自闭症的影响还没有被报导。

EMBO Rep:线粒体——为癌症等疾病治疗提供新知

科学家在了解线粒体-人类细胞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易误诊的线粒体脑肌病MELAS型 您了解多少?

线粒体脑肌病是由各种原因使线粒体DNA(mtDNA)和(或)核DNA(nDNA)发生基因突变,细胞内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导致细胞呼吸链及能量代谢障碍的一组疾病。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或因检查方法受限,常易误诊。下面这例病例,看专家如何慧眼识别该疾病。

Sci Rep:前列腺癌细胞中线粒体代谢对阿霉素响应的调查

前列腺癌(PCa)在美国是男性中主导的癌症之一。预测治疗反应实验工具的缺乏是目前治疗方案限制之一。线粒体功能的异常包括癌症中氧化磷酸化的缺失(OXPHOS),通过雕刻ROS的产生和细胞学信号抑制了细胞凋亡。因此,线粒体功能异常的修复和细胞凋亡的诱导在癌症治疗中是非常有希望的策略。最近,有研究人员利用荧光生命期成像显微镜(FLIM),通过追踪自发荧光的NAD(P)H、FAD和色氨酸(Trp)生命期和

J Pineal Res:褪黑激素可以有效帮助癌症患者

【滞后药物可以帮助癌症患者】研究表明,癌症药物的痛苦副作用可以通过减轻时差滞后的药物来解决。

Nat Commun:运动诱发线粒体自噬

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的表现以及健康状况是为人熟知的。直到50年前,科学界才开始理解骨骼肌在生物化学水平以及细胞水平适应运动的重要性。骨骼肌蛋白的周转(即蛋白合成和分解过程的周期轮转)在调节运动训练的健康益处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其中线粒体蛋白又尤为重要。但是,至今为止,运动诱发线粒体自噬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