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登革热感染究竟会不会增强寨卡病毒的发病?

2017-06-29 MedSci MedSci原创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与之前没有感染过黄热病毒的猕猴相比,感染过登革热病毒的猕猴能够更快的清除血液中寨卡病毒的数量,暗示曾经登革热病毒的感染可能导致免疫反应的变化缩短清除病毒的时间,但是并不会导致寨卡病毒的发病机制的增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结果与今年稍早时间的一项报导的结果存在争议。在另一项研究中,登革热的感染所产生的抗体会促进寨卡病毒的发病机制(请参考梅斯医学的之前报导)。

寨卡病毒(ZIKV)是黄热病毒(Flaviviridae)家族的成员,是一种重新出现的由蚊子传染的病毒。它在乌干达(1947年)发现,自2014年以来在美洲被报道,巴西从2015年开始大规模爆发。此后,它已经扩展到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岛屿至少38个国家。寨卡病毒已经与成年人的吉兰 - 巴雷综合征(GBS)和新生儿的小头症:一种神经系统后遗症有关。由于在南美爆发,在世界其他地区迅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6年2月宣布寨卡病毒为严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寨卡病毒的爆发区与在先前登革热病毒(DENV)的爆发地区重叠。 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属于同一病毒家族,主要由相同的蚊子(埃及伊蚊)传播。两种病毒密切相关,其包膜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51-54%的同源性。登革热病毒具有四种血清型(serotype)。虽然一种血清型的原发感染赋予其宿主抗体对抗未来同种型病毒的感染,但不同血清型的继发性感染会产生更严重的临床表现,导致登革出血热和休克综合征。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被解释为,响应于初次感染所产生的抗体不具有足够的浓度或亲合力以中和不同血清型的继发感染,并且甚至可以促进其复制。

最近,已有实验表明,感染过登革热病毒的受试者的血清可以在体外诱导寨卡病毒再次感染。巧合的是,最早的提供了寨卡病毒导致吉兰 - 巴雷综合征的研究,测试了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的42例患者,其中95%都有登革热感染史。这些观察结果提出了黄热病毒的感染(包括登革热)所产生的免疫抗体可能是会促进寨卡病毒的继发性感染。

在最新上线的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中,Petraleigh Pantoja及其同事报道了他们的发现:感染登革热后产生的免疫机制并不对于寨卡病毒的二度感染有任何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两种组别的感染寨卡病毒的恒河猴猕猴:一组曾经在2.8年前感染过登革热病毒,另一组则是从来没有感染过任何的黄热病家族病毒。结果表明,预先存在的对于登革热病毒的免疫并不会导致更严重的寨卡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相反,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与之前没有感染过黄热病毒的猕猴相比,感染过登革热病毒的猕猴能够更快的清除血液中寨卡病毒的数量,暗示曾经登革热病毒的感染可能导致免疫反应的变化缩短清除病毒的时间,但是并不会导致寨卡病毒的发病机制的增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结果与今年稍早时间的一项报导的结果存在争议。在另一项研究中,登革热的感染所产生的抗体会促进寨卡病毒的发病机制(请参考梅斯医学的之前报导)。

原始出处:
Petraleigh Pantoja et al. Zika virus pathogenesis in rhesus macaques is unaffected by pre-existing immunity to dengue viru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Article number: 15674 (2017) doi:10.1038/ncomms15674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盘点:登革热的全球负担,是否能打破?

登革热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虫媒病毒感染,但其负担没有很好的量化。我们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估计了登革热的死亡率、发病率和疾病负担。之前曾遭遇过一种肆虐拉丁美洲的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寨卡病毒的侵袭。根据两个独立实验室进行的研究,作为寨卡病毒的“亲戚”,登革热病毒的抗体能够干扰人体免疫系统对寨卡病毒的响应,进而促进病毒的复制能力。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与该病之前蔓延的其他地区相比,寨卡

Lancet: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对成人登革热和血小板患者并无预防出血的益处!

登革热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媒介传播性传染病之一。它通常与血小板减少相关,因此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被广泛用于治疗中,但是关于这一疗法仍然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近期,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Lancet上的研究旨在评估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在成年登革热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预防出血的功效和安全性。此项研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五家医院进行,为开放标签,随机,优势试验。研究者们招募了21岁及以上的经实验室确诊为登革热(确诊或可能)

LANCET INFECT DIS:新型登革热疫苗对2-17岁儿童及青少年安全有效

新型疫苗对于2-17岁儿童是安全有效的,2剂量的疫苗可以有效的提高未发病儿童对3型和4型登革热病毒的抵抗力

肯尼亚东部确诊153例登革热病例

肯尼亚卫生部门5月7日通报说,该国东部港口城市蒙巴萨自暴发登革热疫情以来,已确诊病例153例,尚无人员死亡报告。

Lancet Infect Dis:巴西孕期登革热感染与新生儿风险

孕期登革热感染与新生儿早产有一定的关系,与低体重以及畸形无关

FRONT CELL INFECT MI:预防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新疫苗

登革热是全球传播最快的蚊媒疾病之一,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登革热病毒(DV)是登革热的致病病原体。目前,登革热仍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因此,疫苗将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对策。虽然嵌合型黄热病登革热四价疫苗已在一些国家得到批准,但仍然需要开发更安全,更有效,成本更低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