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LA:Clauss和凝血酶原时分方法联合使用以确定纤维蛋白原浓度:筛查先天性不良纤维蛋白原血症

2018-05-31 MedSci MedSci原创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了通过clauss和凝血酶时分筛查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方法的组合评估的纤维蛋白原浓度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纤维蛋白原PT衍生/ Clauss比率对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筛选效率。 我们在73例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和81例正常对照中比较了通过Clauss,P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确定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使用ROC曲线来评估纤维蛋白原PT衍生/Clau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了通过clauss和凝血酶时分筛查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方法的组合评估的纤维蛋白原浓度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纤维蛋白原PT衍生/ Clauss比率对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筛选效率。

我们在73例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和81例正常对照中比较了通过ClaussP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确定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使用ROC曲线来评估纤维蛋白原PT衍生/Clauss比在筛查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中的功效。

研究显示Clauss方法测定的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低于PT衍生方法和ELISA,并且在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与后两种方法相关性较差。根据Clauss方法,正常对照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略低于PT衍生的方法和ELISA; 然而,每种方法的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相关性好。纤维蛋白原PT衍生/Clauss诊断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1,标准误为0,95%置信区间为0.976-1.00,最佳临界诊断点为1.43。当纤维蛋白原PT衍生的/Clauss比值> 1.43时。

由于纤维蛋白原PT衍生/Clauss比值对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联合应用ClaussPT衍生的纤维蛋白原浓度测定方法可提高筛查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效率,此比值可以成为该疾病的重要筛查工具。

原始出处:

Liqun Xiang Meiling Luo, et. al.Combined use of Clauss and prothrombin timederive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fibrinogen concentrations: Screening for congenital dysfibrinogenemia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CI:达比加群并不能减少STEMI后行直接PCI术患者的梗死面积

HIRIZON-AMI研究是一项大型、前瞻性、随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血管化治疗和支架的预后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比较了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直接PCI术后,使用直接凝血酶原抑制剂达比加群与普通肝素加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对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的影响。由于减少大出血事件方面的效应,达比加群组的死亡率较低。但对STEMI患者而言,心肌梗死面积是除了大出血之外的一项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凝血酶与血凝酶,**不可以弄混!

血凝酶是由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 Atrox)的蛇毒中分离提纯的。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医疗情况,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也可局部使用。凝血酶为牛血或猪血中提取的凝血酶原,经激活而得的无菌冻干品。用于手术中不易结扎的小血管止血、消化道出血及外伤出血等。只能用于局部止血,口服或局部灌注,严禁注射,如误入血管可导致血栓形成、局部坏死危及生命。1、两者到底有多像?两者一般是单支发放。从外表上看两者

异常凝血酶原检测超早期发现HBV感染者肝细胞癌1例

患者男性,53岁,2016年6月18日因“腹泻半月”入院。

Ophthalmologica: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玻璃体视网膜下液体中凝血酶的生成

荷兰鹿特丹眼科医院的Mulder VC近日在Ophthalmologica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测量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的玻璃体和视网膜下部液体(SRF)中凝血酶原片段(F1 + 2)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活性,并进一步证实了他们较早之前发现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患者中凝血酶活性上升。

IGLH:在餐后脂肪血症期间,VIIaAT复合物、促凝磷脂、凝血酶的产生如何?

活化因子VII在餐后发生激活。部分活化因子VII (VIIa)与抗凝血酶(VIIaAT)形成复合物在体内循环。本研究的主要目是评估餐后脂肪血症对循环的VIIaAT、促凝磷脂(PPL)活性和凝血酶产生的影响。 在标准化口服脂肪耐受性试验(OFTT)中,分别从从后心肌梗死患者(n = 40)和对照组(n = 39)在服药前以及在测试第3和第6小时采集血浆样本。在第2组108例梗死后患者和109例

IGLH:高发病率的凝血酶的产生和/或减少血小板反应的妇女有不明原因的月经出血

严重的月经出血(HMB)影响到了20% - 30%的育龄妇女。HMB有一个多因素病理生理学现象,目前对其仍不完全了解。HMB的症状在止血缺陷患者中很常见,同样,月经期大出血的女性,其受损的Von Willebrand因子(VWF)水平和功能、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受损和凝血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均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是量化在HMB患者中血小板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减弱和VWF活性降低的情况。 研究人员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