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不该找那位医生算账?

2016-10-30 钟西 MedSci原创

当时,我的妻子出现了某些肢体不适,行动不能自控的症状,而且症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我初步判断,这可能属于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鉴于自己在这方面的临床经验几乎为一片空白,我带妻子到本地最权威的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就医。接诊的恰好是科室主任——一位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中年女性医生,大约40多岁,在门诊有非常好的口碑,很多病人找她就医。在做过脑电图及CT等一系列检查后,根据异常脑电图的结果,结合对症状的评估

当时,我的妻子出现了某些肢体不适,行动不能自控的症状,而且症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我初步判断,这可能属于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鉴于自己在这方面的临床经验几乎为一片空白,我带妻子到本地最权威的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就医。接诊的恰好是科室主任——一位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中年女性医生,大约40多岁,在门诊有非常好的口碑,很多病人找她就医。

在做过脑电图及CT等一系列检查后,根据异常脑电图的结果,结合对症状的评估,这位专科医生给出了“癫痫”的诊断,并开出了一种抗癫痫药物治疗。这个诊断对我这个家庭而言,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妻子平时身体健康,突然就遭遇了这个听起来有点面目狰狞的疾病,心理一下很难接受。我认真看完这种药物的说明书,各种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就近千字。但毫无办法,所以在过去的那一年时间里,家里丢满了这个药的药盒,因为这种抗癫痫治疗要持续多年。并且按照主治医生的建议,在服药期间,我们连小孩也不能要。

重要的一个事实是,服药后,妻子的症状的确消失了,所以当时,我们没有对这种诊治有任何的怀疑。那真是一段人生黑暗的时光,我们每天都活在这种疾病的阴影里面。直到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

某一天,我们夫妻出游到了另一个省会城市,那里有一家全国最权威的医疗机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们又挂了另一位神经内科专家的号就医。令人吃惊的是,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问诊后,专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诊断——只是一般的焦虑症,排除了癫痫的可能。这个好消息令我们感到振奋,癫痫和焦虑症,显然后一种疾病是健康危害性更小的。后来继续找了几位更权威的专家诊断后,癫痫的诊断终于被彻底颠覆排除了。

在经过一段时间抗焦虑药物及心理治疗后,妻子终于彻底康复。停用了癫痫药物,也从来未出现过任何身体症状,这一事实也证明了,先前的癫痫只是一个误诊。因为抗癫痫药物本身也有抗焦虑和镇静的作用,所以才会缓解症状,造成了错误的疾病判断,让我们相信了假象。

我应该去找本地的那位医生“算账”?最后,我们没有。即使截至到现在,恐怕那位主任还不知道自己的这次误诊。因为我很清楚,这位医生的误诊不是一个态度问题。事实上,我们很满意她对待病人的态度,非常关心和细心。她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医生,但不代表她不会发生误诊。只不过一时的疏忽,或者是过往的经验让她过于自信,才让她犯下了这个“大错”。虽然这个错误让我们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庆幸的是,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所以鉴于这些情况,我们才选择了宽恕和原谅。

能够宽恕,和做思想工作让妻子想得通这件事情,还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医生。在我行医的生涯中,虽然没有亲手酿造过医疗事故,但误诊的经历不能说没有。当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接诊一例年轻女性,曾经把宫外孕误诊外急性阑尾炎,只是因为忘记问那位年轻女孩子的月经史以及性方面的经历,才差点酿造成大错。最后,这位年轻的女性病人也选择了对我同样的宽恕。而现在,我做的是同样的选择。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新世纪,四川华西医科大学专家几乎每个年代都选取几千个样本做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即便诊断技术在快速发展,可临床误诊率依然在30%上下,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比如鼻咽癌、白血病胰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平均误诊率在40%以上;肝结核、胃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等肺外结核的平均误诊率也在40%以上。有不同的医疗专家曾得出过同样的观点——当下我们对医生、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了。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陈晓红认为,从近10年的数据统计分析看,误诊文献年度误诊率基本在27%~31%之间波动,并无明显下降。虽然新的诊断设备不断进入临床,但并未使误诊率出现实质性下降。在这一点上,美国学者研究大量的案例后,同样得出“美国20世纪初和20世纪末误诊率并无显着差别”的惊人论断。

不要以为新设备应用得越多,误诊率就会降低,这是一个迷惑人的谎言。“任何一种辅助检查手段,无论其功能多么精确,得出的结果都不可能绝对准确。因为疾病是很复杂的,仪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误差、检查项目的适应范围等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不能正确选择检查项目并正确分析检查结果,就会造成误诊。”陈晓红举例说,细胞学检查被视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但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率也仅有80%,如果加上仪器功能、操作者的技术、试剂、取材方法等干扰因素,误差率将会更高。对诊断帮助最大的依然是问病查体。

老龄化带来临床“单因单果”的病例明显减少,“多因单果”、“多因多果”病例明显增多,高端设备和技术在成因复杂的疾病面前显得力不从心鞭长莫及。“医学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改变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仍然有一些不治之症,是医学暂时无法解决的。这是知名心内科专家曾昭耆教授的看法。他认为,高端诊疗技术无所不能的错误观念只能误导患者。

此外,《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95.7%的被调查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相符,其中选择“很不相符”的比例高达51%。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在医疗人才这种投入上严重欠债,无法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投身这个行业,这可能也会是产生误诊的温床。

我的从业经验告诉我,当医生越小心翼翼的时候,误诊率会下降,因为他们会考虑得更为周全。为什么医生们经常开玩笑说,行医时间越长,胆子越小?因为亲身遭遇过误诊或者是目睹误诊发生的“不愉快”后,医生会比越来更小心行医,注意细节,对自己的诊治充满怀疑,而不是盲目自信。其次,误诊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从业10年以上的医生,没有不遭遇过误诊的案例,或多或少、或大或小而已,不管是哪一级别的医生。医生名气越大,出现误诊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他们要接诊更多的病人,并且是更多病情复杂容易误诊的就医者。有媒体调查显示,遭遇了医疗暴力伤害的医生5成以上是副主任级别的医生,多数又发生在三甲医院。

分享这一些,可能会帮助到更多人对医生和医疗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建立起一种理性就医的态度。不宽恕很难,宽恕更不容易,医学如果没有爱与宽恕,一定会变成一门相互伤害的生意,这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某种现实。

作者:钟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6-10-31 医张生

    看病是思维。有时候没有想到。并不是要误。来了患者第一印象是什么后来就引导到错误的方向。

    0

相关资讯

听说很多医生在家里萎靡不振,回到医院就精神抖撒

东北医生收红包,一番话震撼全国 http://v.qq.com/x/page/h0335u9bdiw.html 上海医生说人心,一首歌刺穿现实 http://v.qq.com/x/page/d0336mji6bo.html

医生连打18个电话,原因竟是…

医生见患者迟迟不回医院,十分着急,连续打了18个电话,终于将其“追”回。武汉一男子突发凶险高血压病,被抢救过来。由于不知病情严重性,他不听医生劝阻出了院。医生见他迟迟不回来进行手术,十分着急,连续打了18个电话,终于将其“追”回。戴某今年42岁,30岁时患上高血压病,但一直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然而,他有规律地服药降压效果不明显,很多打工的地方因此都不敢接收他。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家务农,平时也干不了什

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他们放弃抢救!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错过了将再也没有从头来过的机会。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从头审视:生命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说只要还活着就叫做生命,比如每一个正在工作着的人,比如每一颗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这些都叫做生命。但是,对于地球上等级形式最高的人类来说,这些就是生命的全部内涵吗?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人类有着复杂的情感思维和广泛的社交活动。当某一天,我躺在病床上除了心跳和呼吸之外,再也没有了

医生,请干了这碗姜汤!

导语:渐入深秋,天气越来越冷,连续几天的雨水浇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透骨的冷意,感冒的人群逐渐增多,这也给医务工作者又增加了不小的工作压力,小编提醒各位医务人员:治病救人先护己,保暖保健很重要哦!经常看到这样一个段子,在医学生甚至医生圈里广为流传,内容是酱婶儿的: 早起是学医和收破烂的;晚睡是学医和按摩院的;   担惊受怕是学医和犯案的;   没饭点儿是学医和要饭的;   男人不着家是学医和

北京市医卫“十三五”规划发布:大医院搬迁等8大看点来袭!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十三五”期间,北京城市核心区将实现疏解三级医疗机构床位2000张以上;同时,启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等新址勘选工作;此外,将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适当调高护理、手术、床位、诊疗和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主要指标:关键词:中心城区医院将“外迁”禁增单体超1500张床公立医院根

如此荒唐的判决,谁还敢当医生 ?

据安徽商报消息:市民余某体检时查出肺部有问题,来到合肥一家大型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肺癌可能”,接受了左肺上叶切除术。然而余某最后被诊断为左上肺结核球,余某一纸诉状将医院告上法院。2013年12月25日,余某因体检发现“左上肺占位”,入住安徽省立医院治疗。入院诊断为左上肺占位(肺癌可能),考虑“小肺癌”。同年12月31日,余某接受了“气管内全麻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切除术”。经检查,术后诊断左上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