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Infect Dis:对于 HIV-1 应采用早期还是延迟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2014-06-26 lancet中文网 lancet中文网

背景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IV-1 感染降低了 AIDS-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并防止了 HIV-1 的性传播。 但是,出于减少 HIV-1感染进展或非-AIDS 临床事件的目的,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尚属未知。 我们此前曾报告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将 HIV-1 传播减少96%。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比较早期与延迟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HPTN 052 试验是一项在九个

背景

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IV-1 感染降低了 AIDS-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并防止了 HIV-1 的性传播。 但是,出于减少 HIV-1感染进展或非-AIDS 临床事件的目的,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尚属未知。 我们此前曾报告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将 HIV-1 传播减少96%。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比较早期与延迟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HPTN 052 试验是一项在九个国家的 13 处地点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 我们的研究入组了 HIV-1 血清型不一致的夫妇,并使用根据地点分层的排列区组随机化将他们随机分配至早期或延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 随机分配以非盲方式进行。 每对夫妇中受到HIV-1 感染的成员或在入组研究时就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早期治疗组)或在 CD4 计数下降后或AIDS-相关疾病发病后才开始治疗(延迟治疗组)。 主要事件为 AIDS 临床事件(WHO 4 期 HIV-1 疾病、结核病和重度细菌感染)及下列与 AIDS 无关的严重内科疾病:重度心血管或血管疾病、重度肝脏疾病、终末期肾病、新发糖尿病及非-AIDS 恶性疾病。 通过意向性治疗进行分析。 本试验已在ClinicalTrials.gov 登记,编号为 NCT00074581。

结果

1763 名 HIV-1 感染者及其血清型不一致的伴侣入组研究;886 人分配入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877 人分配入延迟治疗组(有两人在随机分组后从该组中排除)。 在随机分组时,早期治疗组患者与延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患者的中位 CD4 计数分别为每微升442 (IQR 373—522) 个细胞与每微升 428 (357—522) 个细胞。 延迟治疗组在中位 CD4 计数降至每微升 230 (IQR 197—249) 个细胞时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早期治疗组中有 57 人报告重大临床事件,相比之下,在延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中有 77 人(危险比 0.73,95% CI 0.52—1.03;p=0.074)。 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中有 40 名参与者发生新发 AIDS 事件,相比之下,在延迟治疗组中有 61 人 (0.64, 0.43—0.96; p=0.031),两组中分别有 17 名和 34名患者发生结核病 (0.49, 0.28—0.89, p=0.018),而与延迟治疗组中的九例相比,早期治疗组中罕见重大非-AIDS 事件。 


总体而言,早期治疗组中发生了 498 例主要和次要预后(发生率为每 100 人-年 24.9 例,95% CI 22.5—27.5),相比之下,在延迟治疗组中有 585 例(每 100 人-年 29.2 例,26.5—32.1;p=0.025)。 26 人死亡,其中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组 11 人,延迟治疗组 15 人。

结果解读


早期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延迟了 AIDS 事件时间,并降低了主要和次要预后的发生率。 我们所发现的临床效益与此前报告的 HIV-1 传播风险的显著降低均为早期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原始出处:


作者:lancet中文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BC:结核病人更容易感染HIV-1

众所周知,感染结核杆菌的病人更可能会感染HIV-1,但是结核杆菌刺激HIV-1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转录机制尚不明确。近日,印度DNA指纹诊断中心的Sangita Mukhopadhyay等人研究发现,结核杆菌PPE蛋白Rv1168c能够增强HIV-1 LTR启动子的转录,该研究促进了HIV-1及结核杆菌共同感染病人中HIV-1发病学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5日美国《生化周刊》(JBC)上

AIDS:中缅边境地区注射吸毒人群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获进展

吸毒人群是我国HIV-1感染的高危人群,注射吸毒(Injecting Drug Users, IDUs) 尤其是跨境注射吸毒导致的艾滋病重组流行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毗邻著名的毒品生产基地“金三角”,云南省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吸毒现象较为普遍。1989年年底,我国在云南省瑞丽市吸毒者中首次发现规模人群感染艾滋病。在过去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印度HIV-1 B’亚型和泰国C亚型,沿着毒品

Lancet:HIV-1成年患者中Dolutegravir疗效优于Raltegravir(SAILING 研究)

  Dolutegravir(GSK1349572)是一种每日用药一次的HIV整合酶抑制剂,具有强有力的抗抗病毒作用,并且疗效安全。为了评估Dolutegravir在既往接受过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但未接受过整合酶抑制剂治疗,并且对至少两种类型的药物耐药的HIV-1成年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即刻耐药反应,来自阿根廷Huesped基金会的Pedro Cahn等设计了相关研究,研究结

Nature:HIV-1与其制约因子SAMHD1之间的关系

SAMHD1是人体细胞中产生的一种酶,起针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的制约因子的作用,阻断病毒对骨髓细胞和CD4+ T细胞的感染。 该病毒对抗“辅助蛋白”Vpx,后者以SAMHD1为目标来使蛋白酶体降解。现在,Ian Taylor及同事提供了显示Vpx怎样将SAMHD1吸引到细胞的“泛素化”机构中去的一个结构。 由Vpx与E3连接酶基质转接蛋白DCAF1 和SAMHD1一起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