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渐进性腔隙性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

2019-03-07 xing.T 网络

由此可见,这些结果证实DAPT对进行性腔隙性卒中患者具有潜在的益处。

在20%至30%的腔隙性卒中患者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发生在卒中发病后的第一天内。然而,这些患者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近日,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END患者的疗效。

研究人员对485例腔隙性卒中患者及相应的腔隙性缺血的神经影像学证据进行回顾性筛查END,其通过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总分≥3来定义;筛查麻痹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或在入院后5天内记录到的临床恶化。根据内部标准,END患者采用DAPT治疗。如果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至少提高到入院时的分数,则可满足主要疗效终点。次要终点是Rankin量表评分,进一步的临床波动和症状性出血并发症。

在458例腔隙性卒中患者中的130例(28%)患者发生了END。这些患者中的97例(75%)在END后使用了DAPT治疗,大多数为5天。DAPT与改善的功能结局相关。DAPT患者中68%(66)符合主要终点,而标准治疗患者为36%(12)(P=0.0019)。79%(77)的DAPT患者缺乏进一步的临床波动,而没有DAPT的患者为33%(11)(P<0.001)。在任何患者中均未观察到症状性出血并发症。

由此可见,这些结果证实DAPT对进行性腔隙性卒中患者具有潜在的益处。

原始出处:


Anne Berberich.et al.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Improves Function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Lacunar Strokes.Stroke.2019.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STROKEAHA.118.02378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9-03-08 健健

    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病,溶栓,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也很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问题有待认知!

    0

相关资讯

Thromb Haemostasis:12个月和30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死亡率和癌症有何影响?

这一分析表明PCI术后患者常规进行12个月DAPT后再额外接受18个月的治疗患者患癌症的风险稍有增加,但不能改善死亡率。这些数据并不支持在东亚人中进行DAPT超过1年。未来研究中分析癌症发生类型和评估潜在的癌症相关出血是必要的。

Eur Heart J:冠脉支架类型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长度对缺血性和出血性事件的影响

不论DAPT长度如何,耐久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支架与BRS的MACE比率相似。

Eur Heart J:支架类型与DAPT持续时间对不良心血管事件有无影响?

2017年发表在《Eur Heart J》的一项由意大利、德国、韩国、法国等国科学家进行的网络meta分析,考察了冠脉支架设计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时间对缺血和出血事件的影响。

ACC 2018:SMART-DATE研究:ACS患者PCI后接受6个月DAPT的安全性仍有待商榷

SMART-DATE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探讨ACS患者PCI后接受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安全性问题。

Heart: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停止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与心血管事件

由此可见,与ACS患者DAPT停药后晚期相比,DAPT停药后早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年龄较大、DAPT持续时间较长和未进行血运重建治疗与DAPT停止后长期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

BMJ: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效比较

由此可见,在植入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的PCI后6个月无事件的STEMI患者中,DAPT6个月的疗效并不劣于DAPT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