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astroenterology:空气污染在消化系统造成的应急反应和致病分子机制

2024-06-10 eGastroenterology eGastroenterology

文章系统深入地总结了目前关于PM2.5污染在消化系统造成的细胞应急反应及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的结果 。

导读

空气污染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包括欧美所谓“空气清新”的国家,空气污染,特别是PM2.5的危害持续存在。虽然目前中国空气污染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但高浓度PM2.5对人群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变和造成的疾病后果依旧是一个现实问题和未来难题。

呼吸暴露在高浓度PM2.5会对身体产生系统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消化系统,比如肝脏、胰脏和肠道,对PM2.5污染是很敏感的。近年来大量文献研究证实了PM2.5对消化代谢疾病的负面影响。PM2.5对消化系统致病的分子机制也有深入的研究。近期,来自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的Kezhong Zhang教授e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题为“Environmental PM2.5-triggered stress responses in digestive diseases”的综述,系统深入地总结了目前关于PM2.5污染在消化系统造成的细胞应急反应及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的结果 。

图片

PM2.5包括所有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微小颗粒。当我们长期呼吸暴露在高浓度PM2.5下,其中的极微小颗粒会穿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各个脏器(见图)。特别是肝脏,作为一个主要的解毒代谢器官,是PM2.5的一个主要目标脏器¹。另外,PM2.5在肺部造成的炎症反应也是对全身系统性影响的主要因素。

图片

图注:PM2.5吸入暴露对脏器的影响。显示了不同脏器中由PM2.5污染引起的疾病。CAD,coronary artery disease,冠状动脉疾病;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癌;NASH,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来源:原文图1

在细胞水平上,各个脏器、系统的巨噬细胞(microphage)或类巨噬细胞对PM2.5极为敏感。功能细胞,比如肝细胞(hepatocyte)是第二位或间接性受影响的功能细胞。炎症反应(inflammation)和代谢变化(metabolic modulation)是PM2.5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机制。在亚细胞水平上,有三个主要的细胞器会对PM2.5产生应急反应: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线粒体(mitochondria),和溶酶体(lysosome)。在分子信号转导和应急反应通路上,PM2.5能够:1)选择性地激活或抑制内质网应急反应(ER stress response);2)造成线粒体损伤(mitochondrial damage)和氧化应激反应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3)激活细胞自噬反应(autophagy)。

在特殊情况下,PM2.5能够“以毒攻毒”,降低高脂或肥胖症状。比如在干净空气环境下因食用高脂高热量食物,营养过剩造成的脂肪肝高脂肥胖症的小鼠中短期暴露在高浓度PM2.5,它们的高脂肥胖和脂肪肝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²。原因是PM2.5在肝脏激活细胞的自噬反应,从而消耗因营养过剩造成的脂肪累积。

PM2.5污染对消化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疾病“无药可救”,除非从源头上解决过度消耗环境资源的生产方式和人类过度消耗消费物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从短期效果的角度,一些研究证实,饮食添加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维生素C加E(vitamin C plus E),或褪黑素(melatonin)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减PM2.5引起的炎症反应,细胞器应急反应及代谢失调,从而有益于改善PM2.5污染下的身体健康。

引证本文

Kezhong Zhang - Environmental PM2.5-triggered stress responses in digestive diseases: eGastroenterology 2024;2:e100063.

https://egastroenterology.bmj.com/content/2/2/e100063

参考文献

1. Laing S, Wang G, Briazova T, et al.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selectively activat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response in the lung and liver tissues. 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 2010;299:C736-49.

2. Qiu Y, Zheng Z, Kim H, et al. Inhalation Exposure to PM(2.5) Counteracts Hepatic Steatosis in Mice Fed High-fat Diet by Stimulating Hepatic Autophagy. Sci Rep 2017;7:16286.

作者:eGastroenterolog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太珍贵了!25张精美图谱详解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解剖:有图有真像,心法口诀也配上。一站式解决消化解剖基础知识,赶紧收藏学起。

萎缩、肠化、肺结节、肝硬化...这些“癌前病变”不可怕!牢记这些方法,能逆转!

萎缩、肠化、肺结节、肝硬化...这些“癌前病变”干预方法。

专家提醒: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多严重,不能只看症状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肺、皮肤、眼部等多器官、组织的损伤,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显著增高患者的死亡风险。

首个中国消化健康指数发布:聚焦十大病种,幽门螺杆菌感染被纳入评估体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诱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也被纳入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