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氨基酸代谢物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谢!

2018-06-03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该研究的结果强调了TMAO、胆碱和左旋肉碱变化在肥胖患者减肥干预过程中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性。膳食脂肪摄入可改变TMAO与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之间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与宿主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氨基酸代谢受损有关。近日,消化病领域权威杂志Gut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组分依赖的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TMAO)及其营养前体(胆碱和L-肉碱)的改变是否与在减肥饮食干预中葡萄糖代谢和糖尿病相关氨基酸改善相关。

该研究纳入了504名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他们被随机分配到四种改变营养素摄入的能量减低的饮食组。计算干预后TMAO、胆碱和左旋肉碱水平的6个月变化(Δ)。

研究人员在6个月时发现胆碱和L-肉碱显著降低(P<0.05)与空腹胰岛素浓度和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A-IR)较大改善有关。胆碱的减少与2年葡萄糖和胰岛素抵抗改善显著相关。研究人员发现膳食脂肪摄入量和ΔTMAO之间的显著联系因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而变化(P相互作用<0.05);TMAO的增加更多与消耗高脂肪饮食的参与者结局改善越少有关。此外,ΔL-肉碱和Δ胆碱与氨基酸(包括支链和芳香氨基酸)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有趣的是,ΔTMAO、ΔL-肉碱和Δ胆碱与糖尿病相关性状的相关性与氨基酸的变化无关。

由此可见,该研究的结果强调了TMAO、胆碱和左旋肉碱变化在肥胖患者减肥干预过程中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性。膳食脂肪摄入可改变TMAO与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之间的关系。

原始出处:

Yoriko Heianza.et al. Gut microbiota metabolites, amino acid metabolites and improvements in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glucose metabolism: the POUNDS Lost trial. Gut. 2018. 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18-316155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Gastroenterology:香港中文大学科学家发现,血液中有这几种菌,患结直肠癌风险**可增加16倍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却想,如果它们出现在血液中,会不会也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呢?在不久前的《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中,他们给出了答案:会的!而且还会增加很多!

Nature: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神经系统疾病

最近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可谓是遍地开花了。5月16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肠道与大脑之间的一种新关联,阐明了一种复杂相互作用的机制,该机制使肠道微生物副产物影响神经退行疾病的进程。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BWH)的研究人员利用动物模型和人类患者细胞梳理了参与肠道-大脑连接的关键因素,以及免疫细胞和大脑细胞之间的通信。这篇新研究定义的这种通路能够帮助指导多发性硬化以及其他神经疾病的

NAT COMMUN:阜外医院张浩发现肠道微生物可因缺氧促使骨髓干细胞早衰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浩研究团队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Science:肠道微生物能调节肝脏抗肿瘤免疫功能

近日,科学家在微生物组基础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5月25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细菌与肝脏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之间存在关联。该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癌症研究中心(CCR)主导。

Diabetes: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可介导肠道菌群变化预防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

改变肠道菌群可能会对宿主有益,有望成为管理肥胖的一个策略。近期,有研究人员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介导的微生物改变对小鼠代谢参数变化的相对贡献进行研究。研究人员设立四组实验:fat-1转基因雄鼠(可合成ω3 PUFAs)、同窝的WT雄鼠,又分别以易胖(高脂或高糖,HFHS)膳食或对照膳食喂养。与WT小鼠不同,HFHS喂养的fat-1小鼠不容易发生肥胖、葡萄糖耐受和肝脂肪变性。而且,fat-

Sci Rep:延长寿命60%,只需益生菌和这种物质联合使用!

此前,寿命延长被认为与慢性疾病相关;然而最近发现,具有延长寿命突变的生物体也延缓了与年龄有关的疾病,这表明衰老和慢性疾病发展的机制相互交织,促进长寿的疗法可用于预防慢性疾病,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