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肉、鱼、奶、蛋的摄入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

2019-07-07 MedSci MedSci原创

肉食与缺血性心脏病(IH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研究人员在欧洲EPIC队列中研究肉类、鱼类、乳制品、蛋类食物与IHD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本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欧洲9个国家的409885名男性和女性,对其饮食进行评估。在亚样本中测量血脂和血压。平均随访12.6年,7198名参与者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于IHD。每增加100克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量,IHD的危险比(HR)为1.19 (95% CI, 1.0

肉食与缺血性心脏病(IH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研究人员在欧洲EPIC队列中研究肉类、鱼类、乳制品、蛋类食物与IHD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本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欧洲9个国家的409885名男性和女性,对其饮食进行评估。在亚样本中测量血脂和血压。平均随访12.6年,7198名参与者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于IHD。

每增加100克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量,IHD的危险比(HR)为1.19 (95% CI, 1.06-1.33),经校正后仍具有显著性(HR, 1.25 [95% CI, 1.09-1.42])。IHD风险与酸奶、奶酪和鸡蛋的摄入量呈负相关;经校正后,酸奶和鸡蛋的相关性减弱,失去显著性。IHD风险与家禽、鱼或牛奶的摄入量没有明显关联。在饮食替代模型分析中,用100kcal/天的高脂肪鱼类、酸奶、奶酪或鸡蛋替代红肉和加工肉类与IHD的风险降低约20%相关。食用红肉和肉制品与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收缩压呈正相关,奶酪与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IHD风险与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呈正相关,与食用酸奶、奶酪和鸡蛋呈负相关,虽然与酸奶和鸡蛋的关联可能受到反向因果偏见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红肉类和加工肉类以及奶酪之间的关联是否反映出因果关系,但它们与这些食品与血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红肉类和加工肉类与收缩压的相关性是一致的,而收缩压可能介导了这些影响。

原始出处:

Timothy J. Key, et al. Consumption of Meat, Fish, Dairy Products, and Eggs an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18.038813Circulation. 2019;139:2835–2845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生存率

单个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提高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SIHD)的生存率,但是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是否会增加生存率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大量危险因素的控制与SIHD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在2287名COURAGE临床试验的人群中,2102(92%)名患者接受有6大危险因素(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抽烟、体育锻炼、饮食和BMI)的评估,主要终点事件是死亡率。经过平均6.8年时间的随访,473 (22.

Circulation:动物性食物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

由此可见,IHD风险与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呈正相关,与酸奶、奶酪和鸡蛋的摄入呈负相关,尽管与酸奶和鸡蛋的关联可能受到反向因果关系偏差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与红肉和加工肉类以及奶酪的关联是否反映了因果关系,但这些食物与血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联与红肉和加工肉类与收缩压的关联相一致,其可以调节这种效应。

JAHA:缺血性心脏病心理因素的性别分层风险

由此可见,心理因素与女性和男性的IHD事件有关,但女性和男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IHD主要为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其在男性中更普遍。心理预测因子和IHD的其他表现需要额外的数据证明,如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这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JACC:生活方式、HbA1c等风险因素控制可改善患者生存率

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控制能否作为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SIHD)和糖尿病(DM)患者综合危险因素管理的一部分仍存在争议。G.B. John Mancini等研究者发表于JACC的一项研究目的是确定1年时更多的可控风险因素,包括HbA1c,是否影响DM和SIHD患者的生存率。

JAMA Intern Med:早产增加成年期缺血性心脏病风险

研究认为,早产与成年期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相关

Lancet:全新中国疾病负担报告——中国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慢阻肺是国人三大杀手

6月24日,Lancet杂志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等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完成的最新中国疾病负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