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esthesiology: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出现纤溶亢进的原因

2015-08-21 MedSci MedSci原创

近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关于院外心脏骤停的研究,旨在探讨伴随初始低脑组织氧代谢水平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期间,是否比脑组织氧代谢水平正常的患者更易发生纤溶亢进;并进一步研究纤溶系统的哪一个环节参与了上述反应过程。   本次研究共包含了46例心脏骤停患者,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初始脑组织氧代谢水平进行测定,将氧饱和度的下降定义为50%或更低的组织氧合指数(

近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关于院外心脏骤停的研究,旨在探讨在心肺复苏期间,伴随低初始脑组织氧水平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是否比脑组织氧水平正常的患者更易发生纤溶亢进;并进一步研究纤溶系统的哪一个环节参与了上述反应过程。

本次研究共包含了46例心脏骤停患者,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对初始脑组织氧水平进行测定,将氧饱和度的下降定义为50%或更低的组织氧合指数(TOI),血液样本分析包括低灌注和纤维蛋白溶解标记。

结果表明,存在纤溶亢进的患者与没有出现纤溶亢进的患者在院前心肺复苏的持续时间上没有统计学差异。

 

与正常TOI患者相比,初始TOI为正常值的50%或更低的患者常更易出现血凝块溶解(91% [17 to 100%; n = 16]),同时伴随更低的纤溶酶原水平(151.6 ± 61.0 vs. 225.3±47.0μg/ml; P< 0.001),更高水平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18.3±7.4 vs. 7.9±4.7 ng/ml; P < 0.001)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19.3 ± 8.9 vs. 12.1 ± 6.1 ng/ml; P= 0.013)。

组间蛋白质C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初始TOI与t-PA 呈负相关(r= −0.69; P< 0001)。纤溶亢进患者的死亡率最高。

本研究表明:在心肺复苏期间,纤溶系统的活化更常见于初始脑组织氧水平为正常值的50%及以下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此外,上述现象与t-PA 水平的增高相关而蛋白质C则没有参与其中。

原始出处:

Anne Duvekot,Victor A.Viersen,Simone E.Dekker,Leo M.G.Geeraedts,Jr.,Lothar A.Schwarte,Angelique M.E.Spoelstra-Man,Peter M.van de Ven,Charissa E.van den Brom,Monique C.de Waard,Stephan A.Loer,Christa?Boer.Low Cerebral Oxygenation Levels during Resuscitation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re Associated with Hyperfibrinolysis  2015 Aug 11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16-09-15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不错,值得拜读

    0

  2. 2016-03-30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一下

    0

  3. 2016-03-30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一下

    0

  4. 2016-03-30 忠诚向上

    好好学习一下

    0

相关资讯

JACC:连续高NSE值对OHCA不良结局有较强的预测性

卢森堡中心医院Pascal Stammet博士等人探索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于院外心脏骤停不良结局的预测性,并同时探索了温度管理对其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份的Circulation期刊上。背景: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心脏骤停后神经系统预后的一种广泛使用的生物标志物,但是,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方法和不确定的温度管理影响,推荐的临界值相关性一直备受质疑。目的: 本研究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