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医联体内医护流动不受编制限制

2019-01-27 何雪华 粤卫信 大洋网

2019年是广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年攻坚战的最后一年,记者发现,“人才”成为其中最亮眼的关键词,“医联体内人员流动不再受编制限制”可望打破用人壁垒。

近日,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2019年是广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年攻坚战的最后一年,记者发现,“人才”成为其中最亮眼的关键词,“医联体内人员流动不再受编制限制”可望打破用人壁垒。


力争多病种90%在县域内医治


“县域内住院率”是近年来考核基层医疗能力与水平最常见到的词。而基层医疗能力的提升成为当中关键。

按照新一轮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要求,重点发展肿瘤、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力争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

升级建设的47家中心卫生院绝大部分要完工并投入使用

在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将成为广东基层医疗硬件建设的“收尾之年”。

今年底前,升级建设的47家中心卫生院绝大部分要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该项目的进度是47家中心卫生院基本完成主体基建工程,其中2家已开业;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去年已经有首批4000间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基本完工。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指出,今年省里将安排11亿元建设6000间村卫生站,年底前要力争基本完工。

此外,今年年底前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到1145个乡镇卫生院,将为2277个贫困村卫生站配置远程医疗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包。


为基层“专供”或培训人才8440人


今年,省里将为基层培训全科医生5580名、产科医生(助产士)1000名、儿科医生360名,订单定向医学生1400名,为47家中心卫生院招聘“专供”的首席专家100名。

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储备方面,今年将继续落实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部署,整体提升受扶医院医疗专科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社会关注的基层人员薪酬待遇提升、激发基层医疗活动力方面,将全面推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基层绩效工资“六个允许”等政策。


加快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去年医联体发展基础上,加快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市,主要推广紧密型医疗集团做法;在县域,按照县镇一体化、镇村一体化的原则发展医疗共同体。

今年还将实施更多区域整体发展的举措,比如医联体网格化分工协作,每个网格由一个医疗集团或医共体负责;比如医联体内编制统筹使用,人员流动不受编制限制;比如牵头医院院内制剂可在医联体范围内流通使用。

作者:何雪华 粤卫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改关键词:公立医院、医联体、DRG、分级诊疗

在第一届中国卫生技术评估大会的分会上,专家学者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话题展开了热烈发言。

甘肃医联体网格化年内全覆盖

近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推动分级诊疗落地将以网格化布局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区域分开、以县医院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城乡分开、以重大疾病单病种管理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上下分开、以三级医院日间服务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急慢分开。

“新三年”考核重点落在医联体内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的通知》。

2019,医联体五大变革来了

医联体在经过两年的推行后构架已经初步形成,截至2017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参与了医联体建设,全国形成了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医联体模式。

新版基药目录地方落地 取消非基药品种限制

最新消息,山东省取消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非基本药物的品种限制! 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2018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后,各地纷纷出台文件落实此目录。各地也根据自身情况,在具体文件上进行了适当改革。

荐读|2019年医联体要做这些事!官方辟谣,流感没有EB型!

行业新闻 1.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复:2019年医联体要做这些事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590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对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进行了回答,对下一步的医联体建设计划做了介绍。包括细化内部管理:统筹技术支持、资源共享、利益分配等;加强建设县域内共享医疗;农村基层执业的全科医生,可实行“县管乡用”;出台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