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白细胞端粒长度与房颤发生风险有关吗?

2017-11-14 xing.T MedSci原创

在该适当大小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队列中,研究人员没有发现LTL与房颤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的证据。

年龄增大是心房颤动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端粒长度越短是生物老化的生物标志物,但端粒长度越短与房颤发生风险增加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分析了白细胞端粒长度(LTL)缩短与房颤发生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在1995到1998年期间纳入了来自于观察性的Framingham心脏研究后代队列中无房颤的患者,研究人员对其LTL进行了测量。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身高、体重、收缩压和舒张压、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以及心衰病史后,研究人员采用多变量Cox模型评估了基线LTL和房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

该研究样本纳入了1143名无房颤的参与者(52.8%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0±8岁。在基线时平均LTL为6.95±0.57KB。在15.1±4.2年的平均随访时间内,184名参与者(64名女性)发生了房颤。年龄与房颤风险增加有关(每增长10岁的风险比为2.16,95%可信区间为1.71-2.72)。研究人员发现LTL与房颤发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LTL每缩短一个标准差的风险比为1.01;95%可信区间为0.86-1.19)。该研究本质上是观察性研究,因此不能排除残留的混杂,所以无法确定其因果关系。

在该适当大小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队列中,研究人员没有发现LTL与房颤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的证据。

原始出处:

Laila Staerk,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Leukocyte Telomere Length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AHA.2017. https://doi.org/10.1161/JAHA.117.006541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7-11-16 zhaohui6731
  2. 2017-11-14 有备才能无患

    年龄增大是心房颤动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端粒长度越短是生物老化的生物标志物.但端粒长度越短与房颤发生风险增加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分析了白细胞端粒长度(LTL)缩短与房颤发生之间的关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