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与药物治疗预防隐源性卒中的比较

2018-04-06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在隐源性卒中患者中,PFO封堵在预防进一步卒中方面优于药物治疗:对于中-大分流患者尤其如此。

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对隐源性卒中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研究人员进行了荟萃分析,纳入了比较装置封堵与药物治疗预防PFO患者复发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

研究人员系统查找了所有比较装置封堵与药物治疗预防PFO患者隐源性卒中的RCTs。主要疗效终点是复发性卒中,以意向治疗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安全性终点是新发房颤(AF)。共纳入5项研究(3440例患者)。总的来说,1829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装置封堵,1611例进行药物治疗。在所有患者中,PFO封堵在预防卒中方面优于药物治疗[风险比(HR)0.32,95%可信区间(95%CI)0.13-0.82; P=0.018,I2= 73.4%]。装置封堵的AF风险显著升高[风险比(RR)4.68,95%CI 2.19-10.00,P <0.001,异质性I2= 27.5%)]。对于大分流患者,PFO封堵与卒中显著减少相关(HR 0.33,95%CI 0.16-0.72; P= 0.005),而小分流患者卒中发生率没有显著下降(HR 0.90,95%CI 0.50-1.60; P= 0.712)。房间隔动脉瘤的存在与否对结局无影响(P= 0.994)。

在隐源性卒中患者中,PFO封堵在预防进一步卒中方面优于药物治疗:对于中-大分流患者尤其如此。应该更新指南以反映这一点。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8-04-08 衣带渐宽

    学习

    0

  2. 2018-04-08 衣带渐宽

    学习

    0

  3. 2018-04-08 zhaojie88

相关资讯

Eur J Neurol:罪与非罪——心脏右向左分流与卒中

既往研究表明隐源性卒中与卵圆孔未闭(PFO)相关,对此有多种假说,如深静脉血栓的反常栓塞及“房颤样”左心房功能异常等。 然而,最近一些研究表明PFO封堵术后缺血性卒中风险并未显著降低,PFO在卒中发病中“罪”或“非罪”需进一步探讨。另外,目前尚缺乏亚洲人群隐源性卒中与心脏右向左分流(RLS,其中大部分为PFO)的相关性研究。 为此,北京协和医院徐蔚海教授等人进行了来自中国人群的

NEJM:卵圆孔未闭封堵术vs抗血小板,抗血小板vs抗凝

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卵圆孔未闭(PFO)与隐源性卒中有关,特别是年龄小于55岁和合并房间隔动脉瘤或大量右向左分流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关闭PFO预防卒中复发的疗效尚不清楚。闭合卵圆孔理论上应该能够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但是几项随机对照试验并没有发现PFO闭合优于抗栓治疗。

N Engl J Med:卒中后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有何利弊?

2017年9月,发表在《N Engl J Med.》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化、开放标签试验调查了卒中后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或抗凝vs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

Stroke:不明原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卵圆孔未闭封堵和药物治疗比较!

由此可见,不明原因卒中/TIA合并PFO患者中接受PFO封闭治疗,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缺血性卒中复发发生频率较低。房颤发生更频繁,但大多是短暂的。TIA、全因死亡或心肌梗塞没有显著差异。

JAMA:术前卵圆孔未闭是重要的围手术期中风风险因素

研究认为,术前卵圆孔未闭是重要的围手术期中风风险因素

ACC 2018:封堵vs.药物治疗,高危卵圆孔未闭隐源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孰优孰劣?

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ACC2018最新发布的DEFENSE-PFO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卵圆孔未闭(PFO)的患者在发生隐源性脑卒中后,接受封堵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2年时间内有更好的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