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ment Pharmacol Ther:CHB携带者:替诺福韦酯能显著降低血清脂蛋白水平

2017-08-31 吴星 环球医学

替诺福韦酯(TDF)和恩替卡韦(ETV)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一线治疗方法。研究显示,TDF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HIV+)个体具有降脂作用,但是其对CHB患者脂类和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2017年9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替诺福韦酯能显著降低CHB携带者血清脂蛋白水平。



替诺福韦酯(TDF)和恩替卡韦(ETV)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一线治疗方法。研究显示,TDF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HIV+)个体具有降脂作用,但是其对CHB患者脂类和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2017年9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替诺福韦酯能显着降低CHB携带者血清脂蛋白水平。

目的:比较TDF与ETV对CHB患者脂类水平的影响。

方法:在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收集CHB携带者基线和使用TDF或ETV后 1年的血清脂类数据和CVD 风险因素。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模型,评价对总胆固醇(TC)、LDL-C、HDL和甘油三酯(TGL)的影响。

结果:在348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57岁(IQR:47~65岁),63%为男性,77%为亚洲人,19%为肝硬化,25%的患者基线HBeAg为阳性,72%的患者使用TDF,28%的患者使用ETV。接受ETV治疗的患者年龄较大(中位年龄:60 vs 55,P<0.01),吸烟率和高血压率相似,但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更普遍(分别为19% vs 9%,P=0.01;14% vs 6%,P=0.05)。在年龄、性别、降脂药使用、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倾向评分匹配模型中,与使用ETV的患者相比,使用TDF治疗的患者TC(95% CI:3%~25%)、LDL-C(95% CI: 1%~25%)和HDL-C(CI:10%~30%)更有可能降低20%。没有观察到任一组中TGL发生变化。

结论:与ETV相比,使用TDF的CHB携带者的TC、LDL-C 和HDL降低幅度更大。这些数据或对存在CVD风险的CHB携带者抗病毒决策的做出产生影响。

原始出处

Shaheen AA, et al.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serum lipoprotein levels compared with entecavir nucleos(t)ide analogue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arriers.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7 Sep;46(6):599-604. doi: 10.1111/apt.14218. Epub 2017 Jul 13.

作者:吴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入学入职体检不准检测乙肝 我国从法规层面消除乙肝歧视

7月25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就“介绍病毒性肝炎防治科普等有关内容”举行例行发布会。针对乙肝歧视情况是否得到改善的问题,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教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贾继东表示,消除对乙肝的误解,消除公众的恐惧,是减少歧视的一大途径。据悉,乙肝和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没有保护措施的性传播、母婴传播三个途径进行传播的。世界肝炎日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唤起人们对肝炎的重视。我国通过科学解释肝炎传播途

PLoS ONE:乙肝患者中,男性患严重肝脏疾病的风险高于女性!

在乙肝患者中,为什么男性患严重肝病的可能性要比女性高两倍呢,这仍然是个谜。 为了解释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人们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饮酒、吸烟,甚至是一个人喝多少水,这都可能是原因。 但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德雷克塞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毕业生孙博士在她最近的研究中没有发现这方面的证据,她与该学校的合作者进行了合作。患者的性行为仍然是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最佳指标。 孙医生解释说:“目前,没

贾继东:提高乙肝防治水平 还需强化基层医生培训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我国是肝炎大国,疾病负担较重,病毒性肝炎也一直是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重点之一。目前,我国大约有九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约两千多万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科普问诊直播中呼吁,提高我国乙肝防治水平,需要继续强化基层医生培训,改善医疗技术和规范医疗行为。政府应该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完善药品定

​王贵强:特殊人群的乙肝治疗策略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为了进一步推动乙肝的防治进展,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识,我们特邀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就特殊人群的乙肝治疗策略进行访谈,与读者分享。

Hepatology:肝细胞癌中的乙肝病毒的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原因。然而,关于HBV在HCC组织中的复制情况目前仍知之甚少。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Hepatology上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此项研究选择了99个HBsAg阳性的患者,通过肿瘤切除或肝移植治疗达到病毒学抑制的HCC(T)和非肿瘤的肝脏(NT)样本,并分析了他们的病毒学和细胞学参数。研究者们检查了总HBV-DNA和RNA以及共价封闭的环状DNA(

远离肝癌,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该如何用?

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安全性"已获得临床的广泛认同,其显着改善了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患者对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使用及认识上有一些误区,本文根据指南及文献,对一些患者的常见用药问题进行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