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大牌明星赶往华山医院 现场言行你想不到……

2017-10-25 乔文玥(整理) 健康界

把发布会搬进医院急诊楼?真假急诊科医生同台对话?原来是为了献礼百拾华山...

10月22日,一场“真假急诊科医师技能大赛”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下称华山医院)上演。前不久夺得上海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项目组决赛第一名的华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石晶晟现场演示包扎术,著名演员张嘉译、王珞丹、江珊等主演也与粉丝互动,展示他们经过专业培训的包扎术。


这是医疗情感剧《急诊科医生》在华山医院举办开播发布会上的一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小萍、副院长邵建华、靳建平,导演郑晓龙、刘雪松,编剧娟子,以及张嘉译、王珞丹、江珊3位主演均出席祝贺。

医疗题材一直为编剧和导演所青睐。对于新作《急诊科医生》,导演郑晓龙说:“剧本里面有很强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对现实关照特别强,同时又不黑暗,又不低级,又不矫情,我很喜欢。在人的精神层面上解构故事、想象人物,这个才叫时尚,才叫现代,我觉得这个片子有这个现代感。”


主演张嘉译则用“丧心病狂”来形容郑晓龙的严苛:“我们搭的场景,所有的设备要符合急诊科的要求,一个微小动作的不到位,他就会喊停,因为旁边一直坐着医学指导。还有台词的推敲,可以给你推敲一上午。”

王珞丹也回忆为更好地拍摄医疗行业剧,还原医生工作的“真实感”,曾在医院体验生活,学习心包穿刺和气管插管等医疗技能。她坦言,有一次自己在道具假人身上连续做了9个小时心肺复苏,还要保证每个动作是对的,“保证胳膊是直的,力度是对的,像医生每天做的那样。按完后,我的颈椎病就犯了,吐得不行。”

据了解,《急诊科医生》邀请医疗专家全程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从剧本探讨、手术流程的校对、演员对白的指导,到实际拍摄、美工道具等环节一一把关,力求医学理论和现实细节的准确性。

正是因为各方面的专业要求,主演们觉得播出时不会受到医疗业内的吐槽,“我们有这个信心。”

出席发布会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小萍表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中国,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任务,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相信这部正能量的医疗剧能让公众更了解急诊,更了解医疗,促进医患和谐。”


发布会上,真实的急诊科医生——华山医院急诊科山缨主任和她的先生心外科励峰教授,与3位主演同台交流,讲述他们相恋于华山医院急诊室的故事。20多年前,年轻的内科医生山缨和年轻的外科医生励峰,在破旧的华山医院老急诊室三班倒,大夜班的后半夜可以稍微有一点空闲,相邻两个诊室的年轻医生慢慢走到一起。如今,心外科专家励峰成为心内科专家兼急诊科主任山缨的坚强后盾,在不同医院工作的夫妇俩经常讨论同一个疑难危重病例。对他们来说,生活中最浪漫的事就是“我接诊的病人到你的科室被治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建院110周年,导演郑晓龙、刘雪松,编剧娟子,主演张嘉译、王珞丹、江珊等主创走进这座拥有光辉历史的医院,由党委书记顾小萍、副院长邵建华、靳建平陪同,专程来到急诊室慰问医务人员,向他们献上鲜花,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祝福。



主演张嘉译表示,提起华山医院,他感到非常亲切,因为他曾经主演的《心术》很多情节就来自于华山,人物原型也来自于华山,很多镜头也是在华山完成拍摄的。

华山医院作为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医院(前身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现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医院,以及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唯一冠名的医院。

2017年,华山医院迎来建院110年华诞。110年间,华山成就无数个医学奇迹,培育出一大批医学巨擘;医疗内涵持续丰富、教育科研硕果累累,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光芒普照万家,也凝成“华山”这一百年品牌。

值建院110周年之际,华山医院联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健康界传媒于2017年11月17日共同举办“百年积淀 十载辉煌” —— 2017医院管理国际高峰论坛暨建院110周年纪念活动,探讨医院改革发展、战略定位、学科建设、服务创新、文化提升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共同推进中国医院管理进程。

作者:乔文玥(整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7-10-29 沙漠浪人

    现在关于医院的连续剧越来越多.本是好事.另一方面更加重医患矛盾

    0

  2. 2017-10-25 Y—xianghai

    学习了新知识

    0

相关资讯

喜讯: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孙广滨教授领衔项目分获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

喜讯: 4月18日下午,2015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友谊会堂隆重召开,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等领导出席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领衔项目《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孙广滨教授领衔项目《喉部前联合病变的外科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荣获上海市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正式启动

为全面推动肺癌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现代管理,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2016年7月7日下午,“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在该院正式启动。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教授、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白春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书记耿道颖,华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胸外科主任陈晓峰教授,病理科主任唐峰教授与呼吸科李圣青教授、金先桥教授共同

多科协作、强强联合:华山医院肝病中心成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肝病中心揭牌仪式于2016年12月12日下午在上海宾馆成功举行。该肝病中心是以感染科、肝胆外科为基础,联合消化科、肿瘤科、放射科、超声诊断科、病理科和信息科等多学科协同合作,旨在形成对于肝病的诊断、分期、治疗一体化的诊治模式,创造国内领先的肝病临床中心与研究基地,使肝病患者更多的获益。下午三点,上海宾馆的春申厅群英荟萃、济济一堂,会场气氛热烈,揭牌仪式正式开始。华山医院普外科钦

暖闻丨律师突发脑溢血被救回,与作家六六募40万捐华山医院

月9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到一笔40万元特别善款。这笔善款由民间个人自发组织捐赠,起因与一名患者的就诊经历有关。记者从院方获悉,今年3月,一名律师因突发脑溢血辗转多家医院连续治疗45天,从“鬼门关”被救回。病情好转后,他与家属个人捐赠10万元,其商学院同窗、知名作家六六号召商学院同学再募集30万元,共同赠予华山医院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43岁律师突发脑溢血辗转3家医院治疗记者从院方获悉

这位医生的离去 为何让患者与同行唏嘘不已

过去的一个周末,医疗界朋友圈被一则悲痛消息刷了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感染管理科主任李光辉教授、主任医师,因动脉瘤破裂,于7月29日离开人世,享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