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导管消融 vs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3-20 MedSci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对于症状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对患者12个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临床研究中,多数不会以生活质量改善作为主要终点结果,近日研究人员就导管消融vs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房颤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155名,30-70岁的房颤患者参与研究,患者房颤史至少6个月,使用1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β-阻滞剂治疗失败。研究随访4年,其中79人接受肺静脉隔离消融,76人接受新抗心律失常药。研究的主要终点为12个月后36项健康分量评分变化,次要终点总计26项。

参与者平均年龄56.1岁,女性22.6%,97%的参与者完成研究。消融79人中,75人接受治疗,2人交叉进入药物治疗组,14人接受二次消融。药物治疗组76人中,74人接受治疗,8人交叉进入消融组,43人首次药物治疗后失败。消融组平均健康得分从61.8上升至73.9,药物治疗组从62.7上升至65.4(差异8.9分)。次要终点方面,消融组房颤负担由24.9%下降至5.5%,药物治疗组由23.3%下降至11.5%(差异为6.8%);7项健康调查量表中,5项显著改善。消融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尿毒症(5.1%),药物组为房性心动过速(3.9%)。

研究认为对于症状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对患者12个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4)
#插入话题
  1. 2020-03-20 jyzxjiangqin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0

  2. 2020-03-08 jyzxjiangqin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0

  3. 2020-02-24 jyzxjiangqin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0

  4. 2020-02-12 jyzxjiangqin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0

  5. 2020-01-30 jyzxjiangqin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0

相关资讯

Heart Rhythm:七成房颤有诱发因素,饮酒、咖啡因、运动和睡眠不足位列前四

发表在《心律》杂志上的一项针对房颤患者的调查发现,房颤的主要诱发因素是一些容易纠正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酒、摄入咖啡因、运动和睡眠不足等。纠正这些危险因素则可预防和减少房颤发作。

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成立,为建设同质、规范、高效的诊疗体系按下“快进键”

为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规范房颤疾病诊疗,扩大房颤患者的管理范围,2月23日,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正式成立。在葛均波院士、黄从新教授、王建安教授的带领下,成立浙江省房颤中心三级联盟,即总部-省级联盟-地级市联盟,进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管理体系,为全省各地区房颤患者提供同质、规范、高效的房颤疾病诊治服务,为降低房颤患者卒中发病风险贡献力量。来自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

大连医大二院研究称,三成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房颤,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房颤

房颤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最讨厌的是增加数倍的脑卒中风险,而高血压又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有多少合并房颤?

Chest:短暂睡眠时间与房颤的关系

由此可见,较短的睡眠持续时间与房颤患病和发病独立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延长睡眠的干预是否可以降低房颤风险。

JACC:极低体重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DOACs vs 华法林

目前,对于非瓣膜性房颤(AF)和极低体重(50kg)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和比较DOACs和华法林对极低体重AF患者的效果。本研究纳入了韩国国家数据库中的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体重≤60kg的AF患者(DOACs n=14013;华法林 n=7576),并用倾向性评分调整两组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DOACs 与更低的缺血性卒中

JACC:房颤患者认知功能的降低与亚临床脑损伤相关

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更高,可能是由未知的脑血管损伤引起。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管损伤的相关性。本研究纳入了1737名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73 ± 8 岁,女性占28%,90%接受有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经过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387名(22%)患者有大的非皮质或皮质梗塞(LNCCIs),368名(21%)患者有皮质下小梗死(SNCIs),372名(22%)患者有微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