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循环线粒体DNA作为重症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2019-08-04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人们越来越关注mtDNA作为重症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大多数研究规模较少,缺乏验证队列,并利用不同的方案来测量mtDNA。AUROC分析通常表明mtDNA与死亡率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mtDNA方案的标准化和大型、前瞻性、多中心试验的完成可能有必要明确mtDNA的临床有用性。

尽管在过去十年中有许多关于线粒体DNA(mtDNA)的文献,但是mtDNA是否可以在临床上使用还有待观察。近日,呼吸领域权威杂志chest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评价,以评估循环无细胞mtDNA作为危重病人死亡率的生物标志物。 

该系统评价已在PROSPERO(CRD42016046670)注册。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CINAHL、Cochrane图书馆、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研究人员纳入了测量过循环无细胞mtDNA的研究,并报告了重症患者和儿科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主要和次要结局分别是死亡率和发病率。 

在最初检索的1566篇文献中,有40项研究包括了3450名重症患者。在40项纳入研究中,16项(40%)研究分析了mtDNA水平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在16项研究中,11项(68.8%)报告了统计学上显著的相关性。10项研究计算了mtDNA和死亡率之间的受试者操作特征(AUROC)曲线下面积范围为0.61至0.95。 

由此可见,人们越来越关注mtDNA作为重症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大多数研究规模较少,缺乏验证队列,并利用不同的方案来测量mtDNA。AUROC分析通常表明mtDNA与死亡率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mtDNA方案的标准化和大型、前瞻性、多中心试验的完成可能有必要明确mtDNA的临床有用性。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线粒体DNA在心脏衰竭中起着关键作用

据一项由英国国王学院伦敦和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研究证实:心脏自身细胞的DNA在心脏衰竭患者错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中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家发现心脏衰竭影响了75万多英国人,线粒体DNA可以启动人体对感染的自然反应,以此在心脏衰竭中作出贡献。 心脏衰竭患者的免疫细胞侵入心脏,这一过程称为炎症。这个过程使得心脏肌肉的工作效率降低,减少心脏向身体其他部位泵血能力。当身体正面临如由细菌或病毒感染

Curr Biol:女性寿命比男性长或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

科学家们正在开始理解生命中永远的未解之谜之一:为什么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根据2012年8月2日在线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描述了线粒体DNA上的突变如何能够解释男性和女性预期寿命之间的差别。 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D amian Dowling博士和博士生Florencia Camus与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David Clancy博士合

eLife:发现伤害雄性的线粒体DNA突变支持“母亲的诅咒”假设

存在新的证据证实“母亲的诅咒(mother's curse)”---母亲可能传递伤害她们的儿子但不伤害她们的女儿的基因到她们的孩子体内---在动物体内也是适用的。这种可能性产生的原因在真核细胞中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基因组:位于细胞核的基因组和位于线粒体的基因组。 根据普遍接受的理论,线粒体最初是独立的细菌,这种细菌能够利用高度毒性的氧气分子作为强大的能源。真核生物缺乏这种能力,因此,

Genome Med:能量工厂线粒体DNA在结直肠腺癌中是如何跑路的?

结直肠腺癌的特征是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异常和基因组不稳定,但是线粒体和核基因组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仍然未知。

Hum reprod update:新型的预防线粒体疾病的再生性技术

细胞核移植的应用或许可以成为阻断母系遗传性的线粒体DNA(mtDNA)突变的一种新型再生性治疗方式。mtDNA的致病性突变会导致广谱的寿命限制性疾病,统称线粒体病,目前尚没有几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而且未有治愈的病例。mtDNA的很多特性给关于女性是否携带致病性mtDNA突变以及如何干预可以降低子代患线粒体病的风险方面的遗传咨询带来挑战。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目前现有的临床治疗手段,但不是

新合成的线粒体DNA会引发炎症

当免疫细胞识别出感染的一般特征时,如存在于多种细菌中的脂多糖(LPS)分子,先天免疫反应就会进行防御。然而,不适当地释放先天免疫反应会导致自身免疫紊乱。更好地了解先天免疫反应是如何调控的,可能会改善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钟等人在198页的报告中指出,线粒体细胞器中的DNA合成在触发先天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线粒体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细胞对感染和组织损伤有反应。例如,这些细胞器可以产生促炎或抗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