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scale:石墨烯负载姜黄素可有效对抗RSV感染

2017-12-01 MedSci MedSci原创

病毒引起的疾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负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体,与严重的肺部疾病的发生有关。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一种具有高效抗病毒活性的β-环糊精(CD)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能有效地负载姜黄素。RSV是一种负性单链RNA病毒,以此为模型病毒研究多功能GO的抗病毒活性。经组织培养感染剂量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证实,负载姜黄素的功能化GO对RSV感染具

病毒引起的疾病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负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体,与严重的肺部疾病的发生有关。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一种具有高效抗病毒活性的β-环糊精(CD)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能有效地负载姜黄素。RSV是一种负性单链RNA病毒,以此为模型病毒研究多功能GO的抗病毒活性。

经组织培养感染剂量试验和免疫荧光试验证实,负载姜黄素的功能化GO对RSV感染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宿主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物能直接失活病毒抑制病毒附着,从而防止RSV感染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可能为RS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原始出处:


Yang XX, Li CM, Li YF, Wang J, Huang CZ. Synergistic antiviral effect of curcumin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oxide against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Nanoscale. 2017 Oct 26;9(41):16086-16092. doi: 10.1039/c7nr06520e.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12-03 1dd8c52fm63(暂无匿称)

    学习学习.了解了解

    0

  2. 2017-12-03 feather81
  3. 2017-12-02 1209e435m98(暂无昵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J Nanobiotechnology:新型纳米材料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纳米技术正不断地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其广泛应用(包括环境保护等)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其中大众比较关注的是生物变质问题。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制备了一种由石墨烯纳米片并以氧化锌纳米棒修饰(ZNGs)的新型材料,以探究其抑制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这两种病原体常与医院感染及生物变质现象相关。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杀菌效果较为突出,表明ZNGs具有很强的抗菌潜力。此外,场发射

Sci Rep:氧化石墨烯联合银粒子可有效杀灭耐药菌

研究已经证实氧化石墨烯(rGO)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菌材料,通过添加纳米银粒子(nAg)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抗菌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rGO-nAg纳米复合材料对几种重要的多重耐药菌的作用,包括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浓度(100μg/ ml)下,rGO-nAg纳米复合材料对三种致病菌的杀菌能力明显强于rGO和nAg。对奇异变形杆菌和金黄色

Int J Nanomed:石墨烯衍生物可促进骨组织再生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由于其优异的特性,例如广泛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机械性能而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制备了石墨烯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骨螺钉。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数据的结果表明,石墨烯和nHA在PA66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此外,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显着提高了49.14%和21.2%。与nHA/PA66复合材料相比,鼠骨

Int J Nanomed:氧化石墨烯是否可危害神经系统?

由于石墨烯材料在生物医学和电子工业中的新应用,其健康危害便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对石墨烯材料诱导的毒性作用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缺乏石墨烯材料对神经系统影响的毒理学数据。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究了氧化石墨烯(GO)和氧化还原石墨烯(rGO)材料对PC12细胞(一种传统神经细胞系)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GO和rGO对PC12细胞有显著毒性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此外,凋亡似乎是对毒性的

Nanoscale Res Lett:石墨烯的抗菌性能及细胞毒性如何?

近年来,石墨烯(G)和氧化石墨烯(GO)纳米颗粒已经开始应用于手术植入物的表面修饰中。然而,G和GO的生物安全性和抗菌能力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通过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同培养来评估体外G和GO的生物安全性,并通过将材料植入小鼠肌肉组织中观察生物安全性。生物安全性结果显示,10μg/ml是G和GO的安全临界浓度。当浓度超过10μg/ml时,G和GO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抗菌结果表明,

Nat Commun:细胞计数和转录组分析显示石墨烯对人体免疫细胞的影响

了解石墨烯和人类免疫细胞之间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是将其作为诊断或治疗工具的先决条件。为了表征石墨烯和免疫细胞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分子和细胞参数评估的综合分析流程。研究人员使用单细胞质谱仪来分析15个免疫细胞群体上氧化石墨烯(GO)和氨基(GONH2)功能化的作用,在单细胞水平上查询30个标记物。接下来,单细胞质粒细胞计数与全基因组转录组分析的结合表明,胺基减少了GO对细胞代谢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