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医生:我们准备好了,出发

2017-08-09 佚名 健康报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欢送会在京召开,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第三批援藏医疗队员21人集结完毕,准备出征。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欢送会在京召开,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第三批援藏医疗队员21人集结完毕,准备出征。

“组团式”援藏

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关于“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要求,“组团式”援藏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国家委派的重要政治任务。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指出,过去援藏工作一直存在,但零散型和断续的援藏效果有限,“组团式”援藏能整体有效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西藏安定团结是国家重要的职责,医务工作者应该为西藏提供更好地医疗服务,为当地人员服务好,利民生促稳定。

刘玉村用“保重、互助、尊重、协同”四个词表达了自己对援藏队员的殷切希望。他说,援藏不是打仗,首先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在保障自己身体的同时,尽全力去做好服务工作;其次,21个队员来自三家附属医院,希望大家要互助、磨合。再次,尊重与西藏地区人民的关系,无论是西藏地区医生的技术水平还是服务意识,都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最后要与其他援藏单位医务人员保持协同作战的关系。

刘玉村强调,各附属医院要做好后方保障,为医疗队员和家属提供有力支持;医学部要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对援藏人员给予充分的考量,在人事职称晋升等方面适当体现对援藏经历的倾斜,同时要确保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

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领导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越书记说,我们挑选的援藏人员都是优中选优,都是一线最优秀的人才。希望援藏队员根据当地需求和自身能力,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处理好创新性工作和常规性工作的关系。希望大家给西藏带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稳步实施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逐步推动北大医学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

功勋章上有我的一半

也有你的一半

援藏家属肩负着照顾家庭的重任,是队员们能够安心工作的重要支持和保障,更是援藏事业背后的无名英雄。

援藏欢送会上最常见的都是妻子送丈夫,丈夫送妻子,很少有父母送孩子。中日医院副院长姚树坤作为援藏队员的家属,就坐在欢送会的家属区,原来他的儿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姚林要参加这次援藏任务,他来为儿子送行。他说:“儿子能参加援藏医疗队,作为父亲我感到很荣幸,这是人生最宝贵的一次历练,不仅是在技术上,更是在人生阅历中开阔眼界,认识当地的文化,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军说:“‘援藏’这个词,对我来说是遥远和陌生的,今天真正地来到我的面前,没有犹豫,作为党员,舍小家为大家。做好‘传帮带’的工作,把三院人规范的医疗、严谨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带到西藏,把北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带到西藏,让北大医学部的名字在西藏更加响亮。”李军的丈夫于涛,也是北医三院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非常支持妻子的援藏工作。他说:“在北京后方,自己会全力照顾好双方的父母和孩子,打理家庭事务,不要有后顾之忧,希望顺利完成任务。”

援藏是对年轻医生一次历练

奉献一时,牵挂一世

2015年~2016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先后派出了两批援藏专家,他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积累了许多经验。援藏老队员代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郝瀚医生说,援藏医生会逐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转变心态,这是一项修身、修德、修心的过程。援藏是对年轻医生很好的锻炼,是一个人不断成熟历练的过程,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

据悉,为表达对援藏医疗队员的敬意及关怀,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为每一位队员们准备了冲锋衣和行前装备。北大医学部也为队员们准备了两件纪念品,一件是载有医学部领导殷切寄语的电子相册,希望亲人的身影、领导的关怀能时刻给队员们以温暖和鼓励。另一个是方便随身携带的腰包,让队员们时刻感受到有医学部为大家撑腰,是大家的有力支持和坚强后盾。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08-10 1e17414fm02(暂无匿称)

    学习

    0

  2. 2017-08-10 戒馋,懒,贪

    赞一个

    0

  3. 2017-08-10 中医痴

    不错的,学习了,谢谢分享!

    0

  4. 2017-08-10 榄枷檬

    谢谢分享

    0

  5. 2017-08-10 深海的鱼

    向你们致敬!

    0

相关资讯

大爱无疆!援藏医生牺牲后捐献多处器官

41 岁援藏医生、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赵炬在赴西藏山南地区工作期间,于 7 月中旬突发脑溢血一直昏迷不醒、生命垂危。赵炬医生牺牲后,今天凌晨在安徽捐出自己的器官!小编连夜赶往安徽,在现场见到了赵医生朴实的父母、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他们希望尊重赵炬的意愿,准备捐献出赵炬身体全部可用器官,让生命得以延续,让更多人可以获得帮助。经多次评估,赵炬已达到脑死亡,器官摘除手术时间在 9 月 29

蜡炬成灰泪始干!致敬援藏医生——赵炬医生

9月29日凌晨5时,一夜雨打风吹,合肥气温骤降至14度,躺在安徽省立医院南区ICU病房的赵炬感受不到温差变化,2个月前,作为西藏山南地区医疗援藏队伍的一员,他在工作中突发重症,后确诊为脑死亡。遵循赵炬的遗愿,家属捐献了他全部可用器官。一颗赤诚无悔的生命,将延展至更多人的命运,以另一种方式盛开,怒放。一凌晨1点,距手术还有5个小时,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广场车灯闪烁,赵炬的家人来了,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

砥砺奋进的五年:上海援藏医生+医保80元控制多血症

在青藏高原,有一种疾病使血流瘀滞,轻则导致头痛、头晕、失眠,重则诱发脑梗塞、心肌梗塞等致命并发症。这种俗称“高原多血症”的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直到上海援藏医生朱骏的到来。2016年6月,朱骏作为上海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一员,前往日喀则人民医院,任血液科副主任。他采用红细胞单采术来缓解“多血症”,至今完成70多例,患者症状全都得到缓解。6月20日,朱骏告诉记者,高原缺氧会导致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