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研究称外语学不好怪基因

2016-06-20 佚名 新华社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很快就能掌握第二语言,而另一些人却表现得很困难?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布的研究显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基因有关。  刚从中国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的79名大一新生参加了这项研究。这些学生平均年龄20岁,此前都未在国外生活过,其中44人参加了为期3周的英语沉浸式强化培训,另外35人作为对照组。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叫弥散张量成像的磁共振技术观测参与者的大脑语言回路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很快就能掌握第二语言,而另一些人却表现得很困难?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布的研究显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基因有关。
  

刚从中国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的79名大一新生参加了这项研究。这些学生平均年龄20岁,此前都未在国外生活过,其中44人参加了为期3周的英语沉浸式强化培训,另外35人作为对照组。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叫弥散张量成像的磁共振技术观测参与者的大脑语言回路连接情况。连接情况越好,意味着学习能力可能越强。结果显示,参与沉浸式强化培训的时间越长,大脑语言回路连接越好。但有些人的语言回路连接更好一些,有些人则稍差一些,显示出第二语言的学习存在个体化差异。
  
研究人员又分析了这些学生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样本,发现一种叫COMT的基因变异与强化培训期间的大脑语言回路连接变化相关。COMT基因参与维持人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水平。新研究显示,COMT基因有两种变异能加强语言回路连接。
  
总体上,COMT基因变异与大脑语言回路连接对一个成年人学好第二语言的影响占46%。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接下来将分析影响语言学习的其他因素。
  
负责研究的华盛顿大学的间宫赵屏告诉新华社记者:“我希望这项研究结果能让人们了解,在过了早期的发育‘关键期’后,为什么一些人学习第二语言很费劲,而另外一些人的学习却相对轻松。”

原始出处:


Mamiya PC, Richards TL, Coe BP, Eichler EE, Kuhl PK.Brain white matter structure and COMT gene are linked to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in adult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6 Jun 1

3. pii: 201606602. [Epub ahead of print]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6-09-24 drwjr

相关资讯

Neurology:说外语有助于延缓痴呆

一项研究发现,说两种语言有助于延缓痴呆症的发生。而且,只要说外语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不在乎说几种外语,也不在乎是否能读写外语。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神经学》杂志上。法新社11月6日说,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文盲说外语也能延缓痴呆症。 研究人员对648名被诊断出患有不同程度痴呆症的印度人进行语言能力调查。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6岁,分别患有阿兹海默氏症、血管性痴呆等痴呆相关疾病。结果发现,那些会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