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一种新的红细胞生成调节模式

2020-06-19 医刀 MedSci原创

巨核细胞TGFβ1将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s)的数量与对红细胞的需求联系起来;干扰巨核细胞TGFβ1轴可使红细胞生成对低剂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敏感并增加红细胞的输出。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为成熟的类红细胞前体(EPs)提供主要的生存信号,且对终末促红细胞生成至关重要。尽管如此,祖细胞仍可以在Epo发挥作用之前就不可逆转地向红系分化,但如果并不需要这些祖细胞来维持红细胞(RBC)计数,那这些祖细胞就会白白浪费掉。

近期,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新的红细胞生成的模式化组织,并首次证明Epo前模式是通过巨核细胞信号与晚期Epo依赖性红细胞生成耦合在一起的。破坏巨核细胞的Tgfb1可通过扩大祖细胞的Epo前池使造血功能紊乱,并因此触发Epo依赖性红系前体的明显凋亡。

类似地,药理阻断正常小鼠中TGFβ信号增强了Epo前模式,导致Epo敏感性EP凋亡。随后用低剂量Epo进行的治疗在两种模型中均触发了RBC的大量生产。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红细胞生成的模式化调节,并为克服慢性贫血提供了的新策略。

原始出处:

Silvana Di Giandomenico,et al. Megakaryocyte TGFβ1 Partitions Erythropoiesis into Immature Progenitor/Stem Cells and Maturing Precursors. Blood. June 16,2020.

作者:医刀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20-10-16 ms5000000426001883

    有点6啊

    0

  2. 2020-06-19 神盾医疗局局长Jack

    本研究揭示了红细胞生成的模式化调节,并为克服慢性贫血提供了的新策略。

    0

相关资讯

Lancet: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能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能有保护神经细胞的效果。在这项试验中,研究人员研究了其对神经功能恢复,死亡率以及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静脉血栓事件的影响。该创伤​​性脑损伤(EPO-TBI)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试验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七个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芬兰,爱尔兰)的29个中心(所有大学附属教学医院)进行。内脑损伤后24小时之内的606例患者通过一个隐蔽的网络的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化时间表随机

JACC:促红细胞生成素并不能为心脏骤停患者带来益处

初步数据表明,服用高剂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类似物的患者在治疗院外心脏骤停(OHCA)时有临床受益。该研究的目的是在3期临床试验中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α治疗OHCA患者的功效。作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假定心脏原因引起的OHCA后仍然昏迷的患者有资格参与此研究。在干预组,患者在第一个48小时期间接受12小时隔开的5次静脉内注射(每次40,000单位,最大总剂量为200,000单

Am J Med Sci: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股骨头骨坏死中通过缺氧诱导因子信号通路增强骨修复作用

本研究旨在确定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否可以在全身或局部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修复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 使用明胶微球载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药物局部递送。将48只Wistar大鼠,包括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大鼠,随机分成安慰剂组、全身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和局部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八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并将其组织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免疫组化,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

NEJM: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铁输注方案比较研究

研究认为,对于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主动给予大剂量的铁剂治疗不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但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JASN: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类型与死亡率

由此可见,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与服用短效ESAs相比,使用长效ESAs可能与更高的死亡风险相关。

NEJM: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能降低极早产儿2岁时严重神经发育障碍或死亡风险

研究认为,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能降低极早产儿2岁时严重神经发育障碍或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