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破解胆结石形成机制

2018-09-03 佚名 新华网

一项国际研究发现,胆结石的形成与特定细菌的基因有关。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胆结石治疗新方法,降低胆结石手术的必要性。


一项国际研究发现,胆结石的形成与特定细菌的基因有关。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胆结石治疗新方法,降低胆结石手术的必要性。

此前科学界已经发现克雷伯氏菌等细菌与胆结石的形成存在关联,但尚不清楚这些细菌在人类胆囊中生存并致病的机制。

澳大利亚柯廷大学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一起,在新一期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报告了新发现。他们将细菌基因组和胆固醇结合起来分析,详细研究了人类胆结石的细菌构成和基因作用。

新研究确认了多种与胆结石有关的细菌基因,这些基因能帮助克雷伯氏菌等细菌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生物膜。这种生物膜不仅让细菌能抵御抗生素等药物,有机会在胆囊中生存下来,还能起到“胶水”一样的作用,使细菌不断积聚,这可能是胆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

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柯廷大学研究人员叙雷亚·柯塞说,新研究有助于了解胆囊中细菌生存和导致胆结石产生的机制,并据此进一步开发出除手术以外的疗法,减轻患者痛苦。

原始出处:

S. H. Kose,et al.Metagenomics of pigmented and cholesterol gallstones: the putative role of bacteria.Scientific Reportsvolume 8, Article number: 11218 (2018)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8-09-09 反正

    原来如此

    0

  2. 2018-09-05 jichang
  3. 2018-09-03 医者仁心5538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为什么会得胆结石

近日秋风送爽,夏天正在悄悄离去,总结夏日的热门词汇,总少不了啤酒、烧烤、冰淇淋、减肥……在高频词汇的引导下,胆结石这一疾病也多了起来

哪几种胆囊必须切?

胆囊切除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当然,这离不开胆囊疾病的高发,胆囊疾病主要包括结石、息肉、癌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胆囊疾病都需要切除胆囊,比如小编的某位领导已携胆囊结石息肉生存多年,大鱼大肉仍未见异常,这里,我们就来说说哪些胆囊是“要不得的”。

Helicobacter:胆结石&胆囊炎的又一危险因素,快来看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癌、胆管癌、胆结石、胆囊炎等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中胆囊癌和胆管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此外,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亚洲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从3.1%上升到10.7%。胆囊癌、胆管癌等胆囊恶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胆结石等密切相关;

Am J Gastroenterol:生理盐水灌洗可显著降低结石手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率

研究认为生理盐水灌洗可显著降低结石手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率

JAMA Surg:4种胆结石手术方案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研究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术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最为安全有效的胆石症合并胆管结石治疗方法

J Gastroenterol Hepatol:胆结石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特点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胆结石患者中很常见。特别是CH4或混合型,SIBO似乎普遍存在,使肠道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