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血小板反应性的评估

2019-01-08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在很多接受TAVR治疗的AS患者中存在针对氯吡格雷的HPR。

REAC-TAVI试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血小板反应性评估)纳入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这些患者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处理,研究旨在比较氯吡格雷和替卡格雷在抑制TAVI后高血小板反应性(HPR)的疗效。

尽管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目前的指南支持对于接受TAVR的严重AS患者短期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研究。使用维梵纳测定(Accriva诊断,圣地亚哥,加州)在6个不同时间点测定血小板反应性。HPR定义为P2Y12反应单位(PRU)≥208。TAVR前HPR患者被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替卡格雷组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共3个月。无HPR患者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注册队列)。主要终点是TAVR后90天≥70%使用替卡格雷治疗患者中的非HPR状态(PRU<208)。

共纳入68例患者。其中48例(71%)有HPR(PRU 273±09),被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替卡格雷组(n=24,PRU 277±08)或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n=24,PRU 269±49)。其余20例患者(29%)无HPR(PRU 133±12)被纳入登记。总体而言,替卡格雷组患者TAVR后所有研究时间点的血小板反应性均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包括那些纳入登记的患者(p<0.001)。100%的替卡格雷组患者达到了主要终点,氯吡格雷组为21%(p<0.001)。有趣的是,33%的基线氯吡格雷应答患者在TAVR后第一个月内出现HPR状态。

在很多接受TAVR治疗的AS患者中存在针对氯吡格雷的HPR。替卡格雷可以达到更好、更快的疗效,为这些患者提供持续性HPR抑制。(TAVI后的血小板反应性:多中心试验研究[REAC-TAVI];NCT02224066)

原始出处:

Victor Alfonso Jimenez Diaz. Assessment of Platelet REACtivity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he REAC-TAVI Trial. 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14 January 201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Medicine: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改善非血管性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

指南推荐缺血性卒中的房颤患者应用口服抗凝剂(0AC)。但是,世界范围内华法林的应用处于处方不足或剂量不足的状态。研究人员旨在探索对非血管性房颤(NVAF)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抗血栓治疗时,应用新型抗凝剂(NOAC)是否有效。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期间,招募了360名NVAF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NOAC应用的日期(2012年7月)将病人分为两组。在2012年7月之前共招募184名患者,

Stroke: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行抗血栓治疗,可改善卒中后预后

背景:抗凝治疗是脑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治疗的中流砥柱,急性事件前使用可能与更好预后相关。方法:使用“跟随卒中指南”中的数据,受试者为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间美国1661家医院50万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N = 540 993)。研究者研究了应用抗凝药物和临床预后的校正和未校正相关性。结果:卒中前,250 104(46%)例脑卒中患者未接受任何抗血栓治疗;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以前血管显示的记

2015EHRA立场文件——接受心脏电生理手术患者的抗血栓治疗发布

2015年8月,欧洲心律学会(EHRA)发布了关于接受心脏电生理手术患者的抗血栓治疗的意见书,文章包含了不同消融手术,植入或更换心脏植入电子装置期间的抗栓治疗以及介入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的管理。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Ann Intern Med: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抗血栓治疗的益处和风险!

由此可见,关于ET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风险-获益比在现有证据的前提下仍然是很不确切的。

Stroke:皮质内固醇能否改善局部脑动脉病变的结局?

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AIS),约有35%由局部脑动脉病变(FCA)引起。同时FCA也是卒中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最近Stroke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通过比较FCA所致AIS儿童患者的临床结局,来分析联合皮质类固醇抗血栓治疗(CAT)与单独抗血栓治疗(AT)的效果。

Neurology:房颤、抗血栓治疗与认知衰老

由此可见,房颤与老年人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加快、痴呆风险增加有关。使用抗凝药物可降低房颤患者的痴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