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用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2017-04-06 MedSci MedSci原创

TAVR对于中度风险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是一种替代疗法

对于手术高风险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是一种替代方法,但很少有人关注手术风险适中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接受该疗法的风险收益。

研究人员在临床研究中招募了风险适中的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狭窄患者,比较使用TAVR疗法与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险收益。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患者在接受手术后24个月由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或中风致残发生率。

研究中1660人接受了手术,平均年龄79.7岁(SD 6.2)。试验的24个月TAVR组终点发生率为12.6%,手术组为14.0%,手术组发生急性肾损伤、心房颤动和输血需求的比例较高而TAVR组发生残余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起搏器植入的比例较高。

结果显示,TAVR对于中度风险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是一种替代疗法。

原文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高风险和不能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R的长期效果

在高风险(HR)和不能手术患者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初始PARTNER试验中,1年时死亡率在HR患者中是24%,不能手术患者中是31%。SAPIEN3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统的最近30天的成果报告显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很低,但鲜为人知的是此装置的长期结果。在2013年10月和2014年9月间,583例HR(65%)或不能手术(35%)的患者通过经股动脉(84%)或心尖/主动脉16%)手术在美国29个地

JAMA:TAVR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疗效分析

根据9月13日发表在JAMA的一项研究,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年轻,男性,有糖尿病史,以及中度至重度残余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显著增加,患心内膜炎的患者有较高的住院死亡率高和2年死亡率。1%至6%的患者在接受外科瓣膜置换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细菌进入血液引起的感染,这些细菌会隐藏在心脏瓣膜或心内膜中),这增加了疾病和死亡的风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主动

JACC:TAVR预后不良风险模型,到底有没有应用价值?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系列模型来识别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高风险患者,以帮助指导治疗选择,提供患者对长期结果的期望,并支持决策的制定。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审查了以前开发的TAVR预后不良风险模型在外部数据集的性能,并探讨了老年领域对模型性能的增量贡献。TAVR后的不良结果被定义为死亡,生活质量(QOL)较差,或QOL下降,研究人员使用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进行调查

AHA 2016:TAVR vs.手术,1年死亡率更高(GERMANY)

现实世界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数据表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与外科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相比,1年死亡率更高。 来自德国的Nicolas Werner博士对5997例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或外科手术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AVR)患者进行了研究。 GERMANY研究的主要结果是1年死亡率。TAVR注和手术AVR组患者的1年死亡率分别为16.6%和8.9%(P < .001

NEJM:中等手术风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是选择手术换瓣还是TAVR?

由此可见,TAVR是手术风险中等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一种非劣效性替代方法。

Circulation:有趣的临床疲劳量表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出现,其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高风险老年人的选择。虚弱的老年病学概念已经为心血管专业人员关心的一个主流。目前急切地需要采用一种工具来客观化虚弱的定义,并相应地辨别在具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复杂个体中患者体质的好与坏。初步研究表明,疲劳脆弱状态是TAVR1后中期死亡率和残疾的最佳预测因素之一,这使得其被应用到临床的护理途径和预测风险模型中。小型单中心研究的结果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