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Heart J:哪些房颤患者更愿意选择NOAC预防卒中?

2017-08-03 安雅晶 环球医学资讯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AC)的问世,让房颤(AF)患者预防卒中有了多样化的选择。2017年7月,发表在《Am Heart J》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达四分之三的新发AF患者初始选用NOAC预防卒中。选择NOAC治疗的患者总体卒中和出血风险较低,更可能由心脏病专家治疗,并且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AC)的问世,让房颤(AF)患者预防卒中有了多样化的选择。2017年7月,发表在《Am Heart J》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达四分之三的新发AF患者初始选用NOAC预防卒中。选择NOAC治疗的患者总体卒中和出血风险较低,更可能由心脏病专家治疗,并且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背景:许多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AC)替代华法林可用于预防房颤(AF)患者的卒中。研究者旨在描述新发AF患者选择NOACs vs 华法林的相关因素。

方法:ORBIT-AF II研究是一项全国性、US、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在2013~2016年间在美国接受NOACs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AF患者队列中进行。研究者在4670名近期诊断为AF患者中检测口服抗凝剂选择相关的因素。

结果:基线时,1169名(25%)患者开始使用华法林,3501名(75%)使用NOACs:在后者中,259名(6%)开始使用达比加群,1858名(40%)使用利伐沙班,1384名(30%)使用阿哌沙班。接受NOACs的患者稍微年轻(中位年龄71 vs 72,P<0.0001);之前更少有卒中(5.3% vs 8.6%;P<0.0001)或出血(2.7% vs 4.4%;P=0.005);肾功能更好(平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91 mL/min vs 80 mL/min,P<0.0001);高卒中风险者更少(CHA2DS2-VASc评分[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岁,糖尿病,先前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血栓栓塞,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性别分类{女性}]≥2,86% vs 93%;P<0.0001)。在多变量分析中,NOAC选择 vs 华法林相关因素包括肾功能、先前卒中或瓣膜置换、房颤节律控制策略、心脏病专家治疗、患者教育水平更高。

结论:在当代临床实践中,高达四分之三的新发AF患者初始选用NOAC预防卒中。选择NOAC治疗的患者总体卒中和出血风险较低,更可能由心脏病专家治疗,并且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

原文出处:


作者:安雅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08-09 M-Audit

    可能各方比较关心的是有效性和安全性。

    0

  2. 2017-08-05 zhaojie88
  3. 2017-08-05 30397607
  4. 2017-08-05 slcumt

相关资讯

Heart:房颤患者cTnI 和NT-proBNP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RE-LY试验亚组分析显示,在房颤患者中,与肌钙蛋白I(cTnI)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短暂升高或不升高相比,这两种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提示患者预后较差。重复测定这些心脏标志物水平可改善卒中、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预后。论文5月2日在线发表于《心脏》(heart)杂志。 研究纳入RE-LY试验的2514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组和3个月后采血样测定cTnI和NT-proBNP水平,

JACC:强化抗栓不改善房颤患者预后?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同时伴有心衰和血管疾病的房颤患者中,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基础上添加抗血小板药物未能降低血栓栓塞或冠脉风险,反而会升高出血风险。论文于4月3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此项研究共纳入37464例伴有冠脉疾病或外周动脉疾病等血管疾病的心衰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74.5岁,女性36.3%。将房颤状况分类为泛发、偶发和无房颤。以抗

JACC:地高辛增房颤者死亡风险添新证

一项在新诊断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老年退伍人群中进行的大型队列研究显示,那些接受初始地高辛治疗的患者的3年内死亡风险增加>20%,这种风险增加独立于年龄,性别,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肾功能或β阻滞剂、胺碘酮和华法林的联合应用。相关论文8月1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简称JACC)

ESC 2014:如何在全科实践中识别新发房颤?(PROFIL FA研究)

来自法国的戴维(Jean-Marc Davy)教授在本次ESC年会上作了“在全科医学实践中识别新发房颤的简单认识运动”(PROFIL FA研究)的报告。戴维教授说:“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使心衰风险升高3倍、卒中风险升高5倍;1/4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病因是房颤。但是,房颤经常被忽略,确诊较晚。20%的病例是由于发生了卒中后才确诊有房颤。为此,我们发起了一项运动以改进房颤的早期诊断。”

Ann Med:荟萃分析显示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非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诊断性良好

目的:CHA2DS2-VASc是伯明翰2009开发的CHADS2评分的延伸。在临床上当考虑房颤患者卒中发生额外的风险时,用此评分进行风险分层。然而,它在非房颤的人口中的作用是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CHADS2 和CHA2DS2-VASc评分系统的准确性。方法:纳入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非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风险分层的研究。结果: 在选出的114项研究中,最终选择了六个试验

ACC2017:RE-CIRCUIT研究: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手术期不间断使用泰毕全较华法林大出血显著减少

在2017年ACC年会上公布的RE-CIRCUIT研究让人眼前一亮,该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间不间断使用泰毕全(达比加群酯)更为安全,大出血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均显着减少[1]。这一研究结果同时也在《新英格兰杂志》刊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