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张浩等提出肺动脉高压新思路:经胸肺动脉去神经治疗

2018-09-25 佚名 中国循环杂志

阜外医院张浩、黄源等就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探出了一步。


阜外医院张浩、黄源等就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探出了一步。
 
有研究显示,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可能是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重塑及右心室功能障碍的促进因素。那么,如果经胸去除肺动脉周围交感神经,能解决问题吗?
 
研究者通过注射野百合碱构建了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并证实大鼠肺动脉主干周围结缔组织中存在大量交感神经纤维。
 
结果发现,经胸手术切除这些富含交感神经的结缔组织后,可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减少肺小动脉中膜肥厚,并减轻其右心室肥厚程度。
 
研究者指出,这提示经胸肺动脉去神经支配术可以更加彻底地实现肺动脉去神经化的目的,加强了手术效果。而且该外科干预手段可避免导管射频消融对消融处肺动脉内皮的炎症性损伤。这为临床干预和治疗肺动脉高压提供了新的潜在方向。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该研究一定程度模拟了临床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模型,但该手术对于其它病因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是否有效仍需进一步探索。
 
同时由于缺乏相关实验设备,未检测三组大鼠心排量和肺动脉阻力,从而没能全面反映各组大鼠的心功能状态和肺血管阻力。此外,这一外科手段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治疗作用,其具体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 24 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 1: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予一次性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 4 周后造模成功则对手术组行经胸肺动脉去神经支配术,假手术组仅开胸,术后 2 周后再采用右心导管测量各组大鼠相关参数。
 
原始出处:

黄源,刘一为,项理,等. 经胸肺动脉去神经支配术在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616-620.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硒蛋白P可促进肺动脉高压进展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过度增殖和凋亡耐受是肺动脉高压(PAH)的关键机制。尽管现已有多种联合疗法,但因缺乏针对PASMCs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抗增殖疗法,有很多患者恶化成重度肺动脉高压(PH)。现有研究人员采用微阵列分析来鉴定PAH的新的治疗靶点。研究人员以PAH患者的肺和血清样本、培养的PAH-PASMCs和高通量筛查探究机制和新的治疗药物;采用基因编辑鼠(包括PASMC特异性硒蛋白P[

JAHA:轻度肺动脉高压与死亡率升高相关: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轻度PH患者的死亡风险升高,轻度PH定义为测量的或计算的平均肺动脉压>19mmHg。

Actelion门脉高压症新药Opsumit在I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前景

Actelion公司公布的III期临床数据显示,Opsumit作为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症(PoPH)的潜在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

2018 科隆共识会议建议: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临床分类和初始诊断

在2016年夏季召开的德国科隆会议,提出了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管理建议,这些建议主要基于2015年欧洲肺动脉高压指南,本文为2018年春季关于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临床分类以及初始诊断的更新内容。

2018 科隆共识会议建议: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

2018年克隆会议上发布了关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管理建议,内容主要涉及肺动脉高压的定义,分类,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危险分层以及随访、治疗等内容。

TCT2018:陈绍良报告去肺动脉交感神经治疗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证据

TCT2018上,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报道的PAND-5试验显示,去肺动脉交感神经治疗有助于改善左心衰患者肺动脉高压。不过鉴于研究限制,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