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r J:产前补充VitD3对宝宝免疫反应有什么影响?

2016-08-28 Moon 译 MedSci原创

产前补充维生素D3(VitD3)可显著增加孕产妇和新生儿的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但母胎维生素D状态的改善对新生儿免疫反应的作用尚不清楚。 为了探讨产前补充VitD3对脐血T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来纳入了健康的孟加拉孕妇(n = 160),随机接受口服35000 IU/周vitD3或安慰剂(从孕26-29周,到分娩)。在参与者的一个子集(n = 80  )中,对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产前补充维生素D3(VitD3)可显著增加孕产妇和新生儿的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但母胎维生素D状态的改善对新生儿免疫反应的作用尚不清楚。

为了探讨产前补充VitD3对脐血T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纳入健康孟加拉孕妇(n = 160),随机接受口服vitD3 35000 IU/周或安慰剂(从孕26-29周到分娩)。在参与者的一个子集(n = 80  )中,对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进行培养,分离非贴壁细胞评估T细胞的的细胞因子对植物血凝素(PHA)和抗-CD3/抗-CD28(iCD3/iCD28)的反应。此外研究者还通过PCR阵列,对12名参与者分析了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谱。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VitD3组在iCD3/iCD28刺激下,IL-10(P < 0.000)和TNF-α(P = 0.05)浓度升高;PHA刺激下IFN-γ (p = 0.05)升高。两组之间的基因表达谱无显着差异。不过PHA刺激可显著诱导VitD3组参与者的Th1和Th2细胞因子编码基因的表达,下调一些涉及T细胞发育、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信号转导通路、转录调控和模式识别受体(PRRs)的基因。

结果表明:健康孕妇在孕晚期口服大剂量维生素D3补充剂对脐带血Th1和Th2反应的标志物起平衡作用。

原始出处:


Akhtar E.et al.Prenatal high-dose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has balanced effects on cord blood Th1 and Th2 responses. Nutr J. 2016 Aug 9;15(1):75. doi: 10.1186/s12937-016-0194-5.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更多资讯,请下载"辣眼睛的医学科研神器之梅斯医学APP”!扫一下二维码即可:

作者:Moon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6-10-11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好文章,受益

    0

  2. 2016-09-25 ylzr123

    赞一个!好文章拜读了,认真学习了。

    0

  3. 2016-09-13 ylzr123

    好文章拜读了。

    0

  4. 2016-09-08 jyzxjiangqin

    经常遇到此类问题。

    0

  5. 2016-09-05 ylzr123

    赞!好文章有待学习探讨。

    0

相关资讯

Pediatrics:为预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早产儿应如何免疫?

与足月婴儿相比,早产儿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的发病风险较高,且对疫苗的反应较低。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免疫计划包括减少剂量,2-剂量,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启动计划。本研究旨在评估3种常用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启动计划免疫在早产儿中的免疫原性及和早产儿对疫苗12个月增强剂量的免疫反应。 研究共纳入210名早产儿(<35孕周)随机分组,分别接在2月龄和4月龄时接受PCV13免疫组(减量计

Cancer Cell:免疫系统在肝损伤与肝癌之间扮演双刃剑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8月9日宣布,该院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系统也有其两面性,不仅可以防御疾病,也可能“助纣为虐”,促使肝癌形成。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实验发现,没有免疫系统的小鼠患上慢性肝病后,会很快死于急性肝衰竭。相比之下,拥有完整免疫系统的小鼠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免疫系统除可起到防御作用外,还可能助力癌症形成。例如,免疫系统中的CD8+T细胞可在慢性肝病初期防止出现急性肝衰竭,却

Nature:从原子水平揭示为何HIV能够逃避免疫系统检测

来自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HIV用来感染细胞同时逃避免疫系统检测的一种关键特征。这一发现提供一种新的药物靶标和重新评估现存HIV疗法以便改善它们的疗效的机会。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8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IV-1 uses dynamic capsid pores to import nucleotides and

肿瘤免疫治疗联合放疗或化疗,或为肿瘤治疗打开新天地

2016 ASCO 年会上,瑞士 Zürich 大学医院神经内科泰斗 Michael Weller 博士总结了免疫疗法在脑胶质瘤领域的应用状态,但他认为这些赞成和反对的论据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肿瘤。 免疫疗法在肿瘤领域的运用还处于婴儿期,尽管试验数据日趋成熟,仍任重而道远。以下是各界对免疫疗法联合其他治疗的一些观点: 联合法的推崇者「combo believers」—— 化疗,可

曹雪涛院士Nature Immunology发表免疫新成果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G(Siglec-G)通过破坏MHC 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形成抑制了树突状细胞的抗原交叉提呈。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22日的《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曹雪涛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