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Intern Med:阿司匹林、NSAIDS与降低患CRC风险相关

2015-08-26 MedSci MedSci原创

结直肠癌(CRC)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癌症,在男性中仅次于肺癌和前列腺癌,在女性中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CRC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约9/10的CRC患者年龄都超过50岁,且50岁以上的结肠肿瘤患者中有40%为良性肿瘤,约有2%发展为恶性肿瘤。但肿瘤进展十分缓慢,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以有效减缓肿瘤的进展并防止病情恶化。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流行病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

结直肠癌(CRC)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癌症,在男性中仅次于肺癌和前列腺癌,在女性中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CRC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约9/10的CRC患者年龄都超过50岁,且50岁以上的结肠肿瘤患者中有40%为良性肿瘤,约有2%发展为恶性肿瘤。但肿瘤进展十分缓慢,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以有效减缓肿瘤的进展并防止病情恶化。

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流行病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天且至少持续5年的民众,患CRC的风险降低27% ;服用非阿司匹林性NSAIDs的民众患CRC的风险降低30-45%。由此看来,NSAIDs可以有效降低民众患CRC的风险。

研究选取了10280首次被确诊为患有CRC的患者和102800位健康民众作为对照。研究未限制他们的饮食、体重、运动量等生活方式。既往研究表明,某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民众患CRC的风险,如吃红肉、运动量小、肥胖、吸烟、酗酒等。今年早些时候, Medical News Today报道,西方饮食会增加民众患CRC的风险。

研究中,坚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民众仅占2-3%。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和达尔豪斯医学院结直肠外科的Gurpreet Singh Ranger教授说道:“通过对数百万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日常规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民众患CRC的风险降低。”

但是还需要一系列的后续研究来验证,并确定合适的阿司匹林剂量及对民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补充说明:

NSAIDS是一类非类固醇激素类的能够消除疼痛、肿胀、四肢僵直及炎症的药物。通常被用于多种情况下的疼痛性疾病:包括关节炎、滑囊炎、肌腱炎、痛风、经期痉挛、扭伤、劳损以及其他的损伤。也可用来治疗术后那些不需要麻醉性镇痛药的轻微疼痛,或是作为一段强效镇痛治疗后的后续治疗。非甾体类消炎药还可以作为那些不能够接受麻醉镇痛药物的患者急性疼痛的替代治疗。

原始出处: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5-09-20 yxch36
  2. 2015-10-23 d830372
  3. 2015-08-30 lecoo

    挺不错

    0

  4. 2015-08-28 cooco

相关资讯

八大类药物不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安全用药知识你具备了吗?有些药明明是治疗疾病的,但如果不慎搭配,会变成毒药,甚至会有致命的可能。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很多,广泛应用于治疗皮炎、过敏性疾病、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多多,但实际上有八种药物不能与之搭配。有些会使药效降低,有些则会加重病情。下面和大家一起学习辨别这8类药物,做到安全用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有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曲安奈德、倍他米松

Lab Invest:每日服用阿司匹林或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Laboratory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堪萨斯城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每日服用一定的剂量的阿司匹林或可有效阻断乳腺癌的生长,此前研究显示阿司匹林或许对结肠癌、胃肠道癌、前列腺癌等其它癌症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anerjee教授说道,在癌症治疗前期阶段一旦尽力去治疗患者,一般肿瘤都会有希望被有效遏制住,但由于癌症干细胞的存在,其往

吃抗血栓药,你的基因“配合”吗?

为了控制疾病,如今许多人需要长期不间断地服用药物,最常见的莫过于降压药和抗血栓药(抗凝血药)。我的母亲每天服用降压药,已经超过二十年。而父亲七年前中风、今年又发生第二次中风,因此每天必须服用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然而,这两种广泛使用的抗凝血药物,在我父亲身上却效果不太明显。查阅过许多药物与遗传的相关文献后,我发现,还有其他患者曾遇过同样麻烦,而原因可能是“基因不配合”。阿司匹林(Aspirin):

Stroke: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的反应性随阿司匹林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前研究已经发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是岁时间而变化的。因此,研究人员试图评估在缺血性中风后的急性期血小板对阿司匹林应答的时间依赖性变化以及不同患者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对阿司匹林的应答。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急性阿司匹林反应单位(ARU)在服用阿司匹林3小时后进行测定,数值越高,表示血小板反应性增加。后续的ARU在连续

JCO: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肥胖Lynch综合征(结直肠癌)病人患癌风险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日常服用阿司匹林的肥胖人群患癌风险降低。研究人员对937名患有林奇综合征(是一种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性肿瘤,该病会明显增加患者的患癌风险,尤其是结肠癌和子宫癌)的患者进行了10年的调查随访。在这些患者中,研究人员发现,超重的患者患癌风险是正常体重的患者的2倍,但是若超重患者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则患癌风险降低,且这项研究发表在the Journal o

JCO:阿司匹林可预防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肥胖是增加结直肠癌(CRC)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但结直肠癌风险的增加与林奇综合症患者(LS)的肥胖是否相关,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癌症风险与林奇综合征患者(LS)超重或肥胖之间的关系。 通过CAPP2研究招募参与者,利用2x2因素设计,将患者随机分配,患者接收每天600mg阿司匹林或30g抗性淀粉或安慰剂,服用时长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5.7个月。 在随访期间,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