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ci:你为什么会失眠?窥视大脑睡眠与清醒之间互作

2018-07-26 佚名 生物通

睡眠是一个自主过程,并非总是在我们直接、自愿的控制之下。醒着或睡着,我们通常归属于两个生物调节基本过程:睡眠稳定(sleep homeostasis),即睡眠压力(sleep pressure);另一个过程被称为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更广泛的说法也叫生物钟(body clock)。这两个过程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夜间良好的稳定睡眠。



睡眠是一个自主过程,并非总是在我们直接、自愿的控制之下。醒着或睡着,我们通常归属于两个生物调节基本过程:睡眠稳定(sleep homeostasis),即睡眠压力(sleep pressure);另一个过程被称为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更广泛的说法也叫生物钟(body clock)。这两个过程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夜间良好的稳定睡眠。

科学家们发现,下丘脑腹外侧视前核(VLPO)在持续睡眠(入睡-保持睡眠)中起关键作用,而下丘脑的侧后部位神经元对保持清醒有用,这些神经元包括LHA脑区的食欲素神经元和TMN脑区的组胺能神经。迄今为止,科学家对这些脑细胞群之间的确切连结性仍不清楚。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找出觉醒调节相关的重要参与者,”筑波大学的项目领导者Yuki Saito说。他们的最新文章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science》。

“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我们重点关注下丘脑神经元、TMN脑区的组氨酸脱氢酶阳性(HDC+)组胺能神经元和LHA脑区的食欲素神经元,”项目共同领导人Takashi Maejima说。

他们采用狂犬病病毒介导的跨突触逆行示踪小鼠下丘脑连接睡眠/觉醒调节神经元细胞群的电路结构和功能。结果发现,觉醒相关神经元受到视前区(包括VLPO区)GABA能神经元(GABAergic neurons)的大量支配。

该小组进一步表征VLPO的GABA能神经元(GABA VLPO神经元),发现它们与下丘脑觉醒相关神经元有直接突触接触。这两组神经元相互重叠,同时受到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抑制——表现出VLPO催眠神经元的典型电生理特征。

“综上,我们的发现提供了一个直接证据表明,GABA VLPO神经元和下丘脑觉醒神经元之间存在单突触连接,并识别出了单胺类物质对这条神经元通路的影响,”文章通讯作者Takeshi Sakurai总结。“这一信息对于了解睡眠和清醒机制非常重要,可能将会为提高人类稳固睡眠提供可靠建议。”

原始出处:Yuki C. Saito, Takashi Maejima, Mitsuhiro Nishitani, et al. Monoamines Inhibit GABAergic Neurons in Ventrolateral Preoptic Area That Make Direct Synaptic Connections to Hypothalamic Arousal Neurons. J Neurosci 11 July 2018, 38 (28) 6366-6378;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8-07-27 lsndxfj
  2. 2018-07-27 ylz8405
  3. 2018-07-26 flysky120

    失眠的研究很有帮助

    0

  4. 2018-07-26 龙胆草

    学习谢谢分享

    0

  5. 2018-07-26 吴颖

    很好的内容,虽然还不能完全临床确定疗效,但是提供了一个新奇的思路。

    0

相关资讯

失眠夜后快速恢复精神的6个技巧

如果前一晚我们像“摊煎饼”一样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或者由于刷剧、打游戏而熬夜的话,那么在第二天迎接我们的往往是哈欠连天、眼皮打架。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达不到健康睡眠的标准,即每晚7—8小时。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睡眠不足所导致的年生产力下降高达4110亿美元。虽然关于如何睡个好觉的建议铺天盖地,但当你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后开始新的一天时,这些建议似乎都没有什么帮助。近日,《每日邮报》采

Sleep:交感神经调节障碍可能有助于解释慢性失眠症的心血管风险

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慢性失眠与交感神经压力反射功能受损和神经对压力的反应增强有关,可增加心血管风险。该项研究结果发表于3月7日的《睡眠》杂志。

陆林:睡眠医学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睡眠异常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日益升高,导致人们睡眠质量下降和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引起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功能下降和脑功能减退等重大健康问题。因此,重视和发展睡眠医学是保障全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严重的睡眠缺失将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甚至有可能引发恶性意外事故,造成巨大损失。为规范国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领域的专家于2006年形成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进而于2012年在循证医学框架内经过

ASCO 2018:癌症幸存者的失眠,针灸PK认知行为治疗

摘要编号:10001时间:6月3日8:00 AM~11:00AM专场:病人和幸存者护理 形式:口头报告  高达60%的癌症幸存者有常见的失眠问题,神奇的针灸治疗与酷炫的认知行为治疗,对这一群体究竟疗效如何?本项研究将这两种疗法一一比拼,一分高下! 本项研究纳入了160例伴有失眠的治疗后癌症幸存者,进行了针灸与认知行为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针灸涉及用针刺激身体穴

Mol Psychiatry:亢奋、多动和失眠的躁狂症状,或与食用加工肉食有关

一项对超过1000名正常人和精神疾病患者参与的分析表明,加工肉制品中的硝酸盐可能会导致异常情绪状态如躁狂症。通常,躁狂症的特征是多动、亢奋和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