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揭示RNA m6A修饰调控抗肿瘤免疫机制

2019-02-14 佚名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免疫治疗是对抗肿瘤的前沿阵地,其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引发针对肿瘤抗原的自发性T细胞反应。许多病人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识别肿瘤抗原,难以引发持续性的T细胞应答并清除肿瘤。研究免疫系统识别肿瘤抗原的分子机制有望发现新型药物靶点,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是对抗肿瘤的前沿阵地,其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引发针对肿瘤抗原的自发性T细胞反应。许多病人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识别肿瘤抗原,难以引发持续性的T细胞应答并清除肿瘤。研究免疫系统识别肿瘤抗原的分子机制有望发现新型药物靶点,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韩大力团队与清华大学徐萌团队、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团队合作发现,RNA m6A修饰通过调控树突状细胞的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翻译效率,影响肿瘤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应答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2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m6A修饰是mRNA上丰度最高的修饰类型,负责对mRNA分子进行转录后调控。m6A修饰通过其结合蛋白YTHDF1影响下游基因的翻译效率。韩大力及其合作者发现,RNA m6A修饰通过YTHDF1调控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相比于野生型小鼠,Ythdf1敲除小鼠展现出较强的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进一步研究表明,体内删除树突细胞中的YTHDF1会提升其对肿瘤抗原的交叉呈递能力和T细胞的交叉激活。结合m6A-Seq、Ribo-Seq等转录组学数据发现,多个树突细胞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转录本均带有m6A修饰且被YTHDF1识别,进而促进其翻译效率。同时,使用组织蛋白酶的抑制剂可以有效增强野生型DC细胞的交叉呈递能力。

研究人员进一步在其小鼠肿瘤模型中发现,Ythdf1敲除小鼠携带的肿瘤中PD-L1基因表达具有明显上调。PD-L1阻断疗法在Ythdf1敲除小鼠的治疗效果亦有大幅提升。结肠癌病人样本中的研究结果与小鼠模型相一致:肿瘤基质细胞中YTHDF1表达较低的肿瘤样本中含有较多的T细胞浸润。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ancer Cell:新型肿瘤治疗靶点被发现!或将改写癌症治疗格局!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科学家,通过检测干细胞酶ADAR1基因,为癌症的早期检测提供一种检查靶点,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并为癌症治疗提供靶点。

Cell Stem Cell: 再生抗癌T细胞问世!绝杀肿瘤细胞!

去年,“免疫细胞刹车”新概念问世,利用免疫系统的能力来攻击癌症细胞,在癌症免疫疗法的发展中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一石激起千层浪,免疫细胞疗法再次掀起了热议,而该疗法发挥作用的关键便是T细胞,去年一年关于它的研究也是从未间断。

PNAS:癌中之王的“阿喀琉斯之踵”——VISTA

虽然目前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对胰腺癌基本上无效,但美国科学家现在已经确定了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它可以代表这种肿瘤类型的有希望的免疫治疗靶点。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与黑色素瘤相比,T细胞活化的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剂(VISTA)优先在胰腺癌中高水平表达。研究人员的研究还提供了与黑色素瘤相比较的原发性和转移性胰腺癌免疫浸润的详细分析,这可能进一步有助于指导针对胰腺癌治疗

Nat Rev Clin Oncol:对号入座!区分这4类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将更有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案,已成为肿瘤学的新治疗支柱。免疫治疗通常比传统治疗和靶向治疗更有效、耐受性更好,但很多患者对免疫治疗似乎有先天或后天的抵抗力。这篇综述总结了肿瘤最新免疫原性的信息,阐述了免疫疗法如何用于癌症治疗早期,又将肿瘤微环境分为4个模型。作者提出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给予不同的免疫治疗方案,并讨论如何免疫治疗的克服耐药。近期刊登在Nature Reviews Clinic

2018 ECIL意见书:血液学和肿瘤学中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相关感染

2019年1月,欧洲白血病感染会议(ECIL)发布了血液学和肿瘤学中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相关感染的意见书。在过去的十年里,有许多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新药出现,ECIL提供了临床常规应用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相关感染性并发症的关键技术,并针对预防,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和临床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JTO:病例分享——见微知著,KRAS突变肺腺癌转化为小细胞肺癌是免疫治疗的耐药机制?

随着免疫治疗2.0时代的进一步推进,免疫治疗耐药不可避免成为众矢之的。探讨免疫耐药机制、克服免疫耐药是扩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获益人群、实现精准治疗的关键所在。肺腺癌向小细胞肺癌(SCLC)转化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耐药机制之一,但肺腺癌经免疫治疗后罕有病例会出现转化。但有研究发现,经过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有2例KRAS突变肺腺癌患者发生了小细胞肺癌转化,近日发表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