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中国一年消失411家公立医院

2018-06-13 杨瑞静(整理) 健康界

6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6649个,其中医院31056个。长久以来,公立医院数量要远多于民营医院。然而在2015年,这种局面被打破,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2017年,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不仅医院数量发生了变化,医务人员的总数也在逐年递增。公立医院数量锐减数据显示,截止2017

6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6649个,其中医院31056个。

长久以来,公立医院数量要远多于民营医院。然而在2015年,这种局面被打破,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2017年,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不仅医院数量发生了变化,医务人员的总数也在逐年递增。

公立医院数量锐减

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为12297家。根据原国家卫计委公布的统计数据,2016年年底,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为12708家,对比发现,一年间共有411家公立医院“消失”。

众所周知,中国的公立医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另一类是地方政府的公立医院。公开资料显示,消失的公立医院主要是通过并购等方式转型成民营医院。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自负盈亏和政策限制的环境下,目前国内的大多公立医院处于亏损状态。地方政府和难以承担重负的国企地都遭遇债务危机,很容易在改革中引入资本改制。

随着药品零加成政策的推行,过于依赖药品和耗材的公立医院如果没有过硬的举措和应对,将很难生存下去。地方政府在保基本需求之后,会让一些经营状况不够好的公立医院加入到改制当中。因此可以预估,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公立医院尤其是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数量减少。

民营医院增多

相对于公立医院数量连年减少的情况,民营医院可谓发展迅猛。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民营医院数量为18759家。对比原国家卫计委公布的统计数据发现,2016年年底,我国民营医院数量为16432家,一年内增加了2327家民营医院。

2014年前,我国公立医院数量明显多于民营医院,但2015年这种局面被打破。健康界了解到,2015年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4518家。从2015--2017年,两年间共增加了4241家民营医院,平均每年增加2120.5家。

据业内人士测算,民营医院仍以每天开业大约6家的速度在增长,2018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数量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医务人员总量增加

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有898.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9万人,注册护士380.4万人;而对比2016年的数据,2016年年末卫生技术人员845.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19.1万人,注册护士350.7万人。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执业(助理)医师总数增加了19.9万人,注册护士的总数增加了29.7万人。卫生技术人员的总数也在明显增加,新增了53.4万人。同时,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进一步提高,本科及以上占34.0%,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床位总数增加

数据显示,2017年末,医院床位总数612.0万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占75.7%,民营医院床位占24.3%;对比2016年数据,2016年末,全国医院床位总数568.9万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占78.3%,民营医院床位占21.7%。

在过去的一年里,医院总床位数增加了43.1万张。

病人医疗费用涨幅下降

2017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同时跟进,新旧机制实现系统转换。病人药费的下降带动了医疗费用整体涨幅的下降,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按照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4.7%,涨幅下降0.3个百分点;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上涨3.3%,涨幅下降0.8个百分点。医院次均门诊药费下降1.8%,占比下降2.8个百分点;医院人均住院药费下降7.1%,占比下降2.5个百分点。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增加

随着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不断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达44.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6亿人次,涨幅(1.4%)较去年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3.0%,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4450万人(占18.2%),比上年增加285万人,涨幅(6.8%)较去年增加3.6个百分点。

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伴随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6年的76.5岁提高到76.7岁,婴儿死亡率从7.5‰下降到6.8‰,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0万下降到19.6/10万,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作者:杨瑞静(整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大大大!中国一些民营医院投资正误入歧途

近两年来,随着社会办医准入政策的大放开,动辄500张以上,甚至一两千张的大型民营医院正扎堆开建。

山东医改大动作!公立医院将有分配薪酬自主权

5月22日下午,山东省政府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医改办、山东省财政厅和山东省社会保险事业局相关负责人对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进行深入解读。《意见》包含31项举措和86项任务5月12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围绕解决当前山东省深化医改面临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

孙春兰: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高效运行的分级诊疗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保障。

辽宁省公立医院要取消耗材加成

“2018年年底前,全省公立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予以补偿;各市要加快建立对辖区内公立医院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近日,辽宁省卫生部门、财政厅、发改委、人社厅、物价局等6部门共同部署巩固和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11项重点任务。

甘肃5部门联合发文 控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6月6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人社厅、甘肃省医改办5部门联合印发了《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补助资金向人口大县和贫困县倾斜《实施意见》指出,全面对比分析取消药品加成前后公立医院运行情况,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要严格按照省市确定的补偿途径和比例执行,实现新旧机制平稳转换,确保公立医院良性运行。落实不到

上海大虹桥首家三级公立医院开张,全部采用网上预约制

大虹桥迎来首家三级公立医院。6月8日9点,地处上海市闵行区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院(以下简称“华山西院”)正式开张试运行。该院是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委市共建”的重大项目,也是大虹桥国际医学院区内唯一一家公立医疗机构,医院将对接国家脑计划,打造国家临床神经科学中心、长三角创伤医学中心。当日,医院开展了一场服务百姓的大型义诊活动。2017年12月,上海市卫计委同意华山医院成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