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可靶向RAS与p53蛋白受体,双特异性抗体研究再获突破!

2021-03-0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双特异性抗体在治疗肿瘤方面显示出希望

肿瘤是对人类健康有着巨大威胁的遗传病,也是疾病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虽然导致肿瘤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癌基因突变的累积是肿瘤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单个癌基因的突变激活并不会产生肿瘤,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信号通路的紊乱相互配合,才会发生恶性转化的过程。

在众多癌基因中,Ras家族是一类编码小GDP结合蛋白的原癌基因。Ras经上游信号激活后,通过信号转导并激活其下游通路,会给细胞带来较强的增殖信号。

而在众多的抑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p53蛋白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它是一种压力应激蛋白,也是转录因子。由于p53能够监测细胞内各种压力应激信号,并引起相应的周期阻滞,细胞凋亡等效应,从而维持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因而p53蛋白被誉为“基因组卫士”。

在癌症免疫药物研究领域,RAS和p53蛋白是两个一直未能攻克的靶点。一方面,出现在这两个蛋白上的突变在癌症患者中最为常见,RAS和p53蛋白在许多肿瘤中都发生了突变。另一方面,RAS和p53又都是细胞内蛋白,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很难有效靶向RAS和p53。

近日,在顶尖科学期刊ScienceScience Immunology上发布的两项最新研究中,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学者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靶向RAS和p53突变体的双特异性抗体疗法

双特异性抗体是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通常的单克隆抗体只能与一个抗原结合,而双特异性抗体能够与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从而扩展抗体的功能。它们能够识别携带RAS基因突变或者T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并且激发T细胞消灭携带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

其中一种重要类型被称为T细胞接合器(T cell engager),这种双特异性抗体的一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相结合,另一端与能够激活T细胞受体(通常为CD3)并与之结合,从而将T细胞募集到肿瘤细胞附近,激活它们杀伤肿瘤细胞

双特异性抗体通过激活T细胞杀死癌细胞的示意图

虽然RAS和p53是细胞内蛋白,但是它们在细胞内被降解后生成的多肽片段能够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蛋白构成复合体,并且在细胞表面呈现。

为了靶向突变体RAS和p53蛋白片段,研究人员设计了双特异性抗体。标准抗体具有两个相同的臂,但是双特异性抗体的双臂并不完全相同,其中一臂与T细胞受体激活,另一臂与癌细胞表面蛋白连接,桥接细胞并激活免疫细胞以攻击癌细胞

该研究的挑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突变体RAS和p53蛋白片段极为稀缺,仅有10个拷贝。研究团队花费了超过5年的时间发现了一种能够与癌细胞结合但不与健康细胞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

首先,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抗体片段库,以筛选那些能抗原结合的抗体。然后,他们将这些片段转化为不同的双特异性抗体,最终发现一种称为“diabody”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成功激发T细胞的免疫反应。

靶向突变p53-HLA复合体的双特异性抗体H2-scDb在小鼠模型中显著缩小肿瘤体积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双特异性抗体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在研究员Suman Paul领导的第三项研究中,同一类型的缩小双靶抗体在小鼠身上也能对抗一种涉及T细胞的白血病。

诚然,这种疗法在进入临床试验之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由于缺乏抗体的Fc区,它们的稳定性不高,在血液中很容易被清除,导致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持续接受输注来维持双特异性抗体的有效治疗浓度。

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免疫学家乔恩·韦丹兹说:尽管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其他治疗癌症的药物,但这些药物不能进入免疫系统,而且随着肿瘤的抗药性增强,它们很可能在1年内停止工作。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凝聚广泛的免疫反应,具有更大规模的战斗潜力

总而言之,通过构建能够同时靶向受体和T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能够有效地到达靶点,在细胞表面表达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激活T细胞反应并消灭癌细胞

初始来源:

doi:10.1126/science.abh317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21-03-24 SR~young海东

    科研进步

    0

  2. 2021-03-14 Medsci~young海东

    好文

    0

  3. 2021-03-07 研发小兵

    双特异性抗体是热点,但是也不一定都有效!

    0

相关资讯

Cell Death Diff:HPV介导HP1γ核转运促进p53降解驱动宫颈癌发生

与其他癌症或恶性疾病发病原因不同,宫颈癌变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的。在15种致癌的HPV亚型中,包括HPV16及HPV18在内的高危型HPV亚型,与约70%的宫颈癌息息相关。尽

Sci Signal:p53受癌细胞中的有氧糖酵解作用的调控

利用人乳腺癌细胞模型,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途径,其中线粒体外NADH:NAD+比值的变化通过CtBP家族的NADH敏感转录调控剂控制p53的丰度和活性。

Blood:Vav1突变在成熟T细胞肿瘤发生中的贡献

Vav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1(Vav1)基因的激活突变在成熟T细胞肿瘤(TCN)的不同亚型中均有报道。然而,与Vav1突变在TCN中相关的致癌活性仍不清楚。

Nat Commun:c-Myc激活泛癌表达的lncRNA MILIP失活p53并诱导癌症的发生

MYC作为特征最明确的原癌基因,在约40%的人类癌症中,染色体易位、基因扩增和上游致癌信号均能够异常激活MYC基因。其产物c-Myc是一种转录因子,可调节涉及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存活和增殖)在内的数

Cell Death Differ:TRIM28–RLIM–MDM2–p53通路影响肺癌的发生发展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已导致全球超过100万人死亡。由于该疾病具有较高的晚期诊断率和转移潜力,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5%。

Nat Commun:BRD4介导p53抑制作用是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联合治疗靶标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一种典型的致死性分子异质性疾病,目前几乎没有针对该疾病的广谱的治疗靶标。

拓展阅读

读书报告 | 双特异性抗体和多特异性抗体治疗肿瘤的机遇和挑战

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

1/2中国肺腺癌有这种基因突变!《自然》子刊:双特异性抗体带来新治疗策略

当前临床在改善EGFR突变NSCLC患者结局方面获得了稳步的进展,但获得性耐药问题仍是临床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因为耐药机制存在异质性,很难根据患者基线特征进行预测。

【柳叶刀血液学】多发性骨髓瘤T细胞衔接双特异性抗体的耐药机制及克服策略

介绍多发性骨髓瘤中双特异性抗体的疗效,阐述耐药机制,包括肿瘤、T 细胞、免疫抑制等因素,提出治疗策略优化见解。

【ASCO教育文册】双抗治疗淋巴瘤和骨髓瘤相关毒性的管理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educational book》近日发表文章,对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中双特异性抗体的常见毒性和管理策略进行了阐述。

Cancer Med:BCMA CAR-T细胞参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和感染并发症——来自瑞典的真实世界证据

尽管存在感染并发症的风险,但对感染的警惕监测和主动管理可显著改善MM患者的预后。这些真实世界的数据强调了BCMAT细胞参与治疗MM的潜力,强调了对患者进行仔细监测以降低感染风险的必要性。

 Front Immunol:双特异性抗体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分析表明,非 BCMA 靶向 BsAbs 疗法可能提供更有利的治疗反应和耐受性,而 BCMA 靶向 BsAbs 疗法可能与神经毒性作用减弱有关。

2024 共识建议: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

国外血液科相关专家小组 · 2024-04-18

双特异性抗体类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