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发现改善化学治疗抗肿瘤效果新机制

2019-02-16 辉宏俊 iNature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全身免疫抑制极大地影响化学治疗抗肿瘤作用。2019年2月12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蔡志坚&王建莉组成的团队在Immunity上发表了题为“Specific Decrease inB-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nhan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全身免疫抑制极大地影响化学治疗抗肿瘤作用。2019年2月12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蔡志坚&王建莉组成的团队在Immunity上发表了题为“Specific Decrease inB-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nhances Post-Chemotherapeutic CD8 +T Cell Respons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表明:降低CD19 + EV具有改善化学治疗抗肿瘤效果的高潜力。

化疗仍然是晚期癌症最经典的治疗方法之一。一些化疗药物是重新通过消除免疫抑制细胞或引发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来提高抗肿瘤免疫力然而,化疗长期以来一直与全身免疫抑制的诱导有关。许多化学治疗剂是骨髓抑制剂,可以抑制骨髓中血细胞的产生,减少绝对的白细胞计数,导致淋巴细胞增多。因此,化疗后改善全身免疫抑制是改善化疗后抗肿瘤免疫力所必需的。

研究人员显示来自B细胞的CD19+细胞外囊泡(EV)通过CD39和CD73囊泡掺入的蛋白质将化学治疗的肿瘤细胞中的ATP水解成腺苷,从而损害CD8 + T细胞应答。携带肿瘤的小鼠和患者的血清CD19+ EVs增加。血清CD19 + EV较少的患者化疗后预后较好。上调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诱导Rab27a mRNA转录促进B细胞释放CD19+ EV。 B细胞中Rab27a或HIF-1α缺乏抑制CD19+EV产生并改善化学治疗抗肿瘤作用。

通过携带Rab27a siRNA的灭活的Epstein-Barr病毒沉默B细胞中的Rab27a极大地改善了人源化免疫妥协的NOD Prkdc scid Il2rg - / - 小鼠的化学疗效。因此,降低CD19 + EV具有改善化学治疗抗肿瘤效果的高潜力。

原始出处:

作者:辉宏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9-02-16 CHANGE

    疗效只是效果的众多方面之一,还要看对患者的获益,包括生活质量等因素共同决定效果的

    0

  2. 2019-02-16 1dd8a7c5m95(暂无匿称)

    点赞!认真学习了,把经验应用于实践,为患者解除病痛。

    0

相关资讯

Mol Biol Evol:遗传负荷的积累对肿瘤细胞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近期,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吕雪梅研究组和台湾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王弘毅研究组联合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发表题为Genetic load and potential mutational meltdown in cancer cell population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肿瘤生长中会积累大量对肿瘤细胞有害的突变,而肿瘤群体大小、有害突变速率

患者惧怕手术误信偏方 导致肿瘤大如“篮球”

2月11日上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一名乳腺肿瘤患者做了手术,取出一个篮球大小的肿瘤。参与手术的医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患者3年前发现自己乳房里出现肿瘤,此后长期服用偏方,导致肿瘤不断恶化,此次因为肿瘤出血前来医院就诊,因为病情危及生命,医院才紧急安排其进行手术。惧怕手术 3年来用偏方“治”肿瘤2月11日上午,正在坐诊的北大医院乳腺中心主任王殊得到消息,一名患者因肿瘤病情危重,急需手术。王殊停下门诊

Nature:揭示RNA m6A修饰调控抗肿瘤免疫机制

免疫治疗是对抗肿瘤的前沿阵地,其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引发针对肿瘤抗原的自发性T细胞反应。许多病人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识别肿瘤抗原,难以引发持续性的T细胞应答并清除肿瘤。研究免疫系统识别肿瘤抗原的分子机制有望发现新型药物靶点,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Cell Rep:研究发现影响组织炎症癌症转变及免疫治疗响应的免疫细胞和分泌因子

2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细胞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隶属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组的论文“Immune cell types and secreted factors contributing tissue inflammation-to-cancer transition and immune t

肝脏肿瘤误诊病例不典型肝癌1例

患者,男,37岁,因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月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起感间断上腹部隐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行肝胆超声检查提示肝脏右叶占位性病变。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全腹无包块,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生化指标全项均在正常范围,各型肝炎标志物及AFP均阴性。

NEJM:类器官研究更具现实与临床意义

2019年2月7日,医学顶级期刊NEJM(IF=79)在线发表了题为“Organoids — Preclinic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的文章,该文章揭示:类器官研究比传统的二维培养更具优势,由于它们可以更接近正常机体的细胞组成和行为,因此更具与现实与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