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 Chimica Act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对死亡率的影响

2019-08-06 不详 MedSci原创

研究了基于炎症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的急性<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pt;mso-bidi-font-size:14.0pt;font-family:&quot;Calibri&quot;,&quot;sans-serif&quot;;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quot;Ti

研究了基于炎症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纤维蛋白原 - 白蛋白比值(FAR)的预后价值,并确定FAR是否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信息的全球注册(GRACE)评分的补充增量预测信息。

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475例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采用Kaplan-Meier曲线、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FAR对患者的预后价值。

根据0.080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FAR(0.080)和低FAR(<0.080)。研究结果显示,总共有59名患者(12.4%)死亡; FAR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低FAR患者(20.5vs8.6%,p <.001)。 FARC反应蛋白,GRACE评分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 <.001)。 在多变量分析中,FAR是接受pPCISTEMI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研究表明,术前FAR是进行pPCISTEMI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可能改善STEMI的风险分层。

原始出处:

LeiXiaoYuJiaThe impact of preoperative fibrinogen-albumin ratio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不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非阻塞性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和死亡率预测因素

由此可见,MINOCA患者和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相似。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MINOCA患者的死亡率降低相关。

Clinical Chemistry:铁代谢、Hepcidin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关系?

贫血是冠心病(CAD)和死亡率的一个危险因素,而目前关于铁代谢对于其的作用仍有争议。 本研究分析了中位随访时间为9.9年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铁代谢及其与心血管死亡和总死亡率的关系。在1480例冠心病稳定患者和682例经血管造影排除明显冠心病的患者中测定血红蛋白和铁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Multivariate-adjusted风险比率(小时)的总死亡率最低四分位数的铁、转铁蛋白饱和度、

JACC: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院内死亡率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方法可以生成强大的模型来预测TAVR的院内死亡率。

Heart:心力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由此可见,与男性相比,女性有几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糖尿病)与HF之间的相关性更强。需要确定这些发现与HF特征和未来结局的相关性。

死亡率更高的不是癌症,那是什么?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癌症让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死亡恐惧。但近日,《柳叶刀》在对我国居民1990年-2017年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死亡率第一的竟然不是癌症,而是卒中,紧随其后的是缺血性心脏病,第三才是肺癌。找出卒中帮凶卒中俗称中风,根据病变性质,可以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中缺血性中风占所有中风的80%左右。根据病情轻重,我们可以把中风分为大中风和小中风。大中风常指病情严重者,

Chest:循环线粒体DNA作为重症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由此可见,人们越来越关注mtDNA作为重症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因子。大多数研究规模较少,缺乏验证队列,并利用不同的方案来测量mtDNA。AUROC分析通常表明mtDNA与死亡率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mtDNA方案的标准化和大型、前瞻性、多中心试验的完成可能有必要明确mtDNA的临床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