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 Care Med:心脏骤停复苏后平均动脉血压升高与神经系统结局之间的关系

2018-10-11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心脏骤停复苏后最初6小时内血压升高与出院时良好的神经功能独立相关。需要进一步调查以确定针对平均动脉血压升高是否会改善心脏骤停后的神经系统结局。

实验室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复苏后血压升高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但是,临床数据有限。近日,危重病医学领域权威杂志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这一假设,即复苏后平均动脉血压与神经系统结局有关。

该研究是在美国六所教学医院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参与者为非创伤性心脏骤停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在自发循环恢复后接受靶向温度治疗。研究人员在受试者自发循环恢复后无创地测量了平均动脉血压,并在自发循环恢复后的最初6小时内每小时测量一次血压。

研究人员计算了平均动脉血压,并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平均动脉血压70-90mmHg组和大于90mmHg组。主要结局是良好的神经功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小于或等于3。在出院时前瞻性确定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在所包含的269名患者中,159名(59%)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大于90mmHg。整个队列中30%的患者出院时具有良好的神经功能,平均动脉血压大于90mmHg(42%)的患者与平均动脉血压70-90 mmHg的患者相比比例更高(15%)(绝对风险差异为27%; 95%CI为17-37%)。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多变量泊松回归模型中,平均动脉血压大于90mmHg与良好的神经功能相关(调整后的相对风险为2.46; 95%CI为2.09-2.88)。在平均动脉血压上升的范围内,良好神经系统结局的概率呈剂量反应性增加,在平均动脉血压大于110mmHg的患者中具有最强的相关性(调整后的相对风险为2.97; 95%CI为1.86-4.76)。

由此可见,心脏骤停复苏后最初6小时内血压升高与出院时良好的神经功能独立相关。需要进一步调查以确定针对平均动脉血压升高是否会改善心脏骤停后的神经系统结局。

原始出处:

Roberts, Brian W.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Elevated 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Neurologic Outcome After Resuscitation From Cardiac Arrest: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8. https://journals.lww.com/ccmjournal/Abstract/onlinefirst/Association_Between_Elevated_Mean_Arterial_Blood.96117.aspx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称,心脏骤停院前使用肾上腺素,严重脑损伤风险翻倍

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快速除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也应用了50多年了。

JAMA: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气道疏通应**喉管插管

研究发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接受声门上气道喉管插管后72小时生存率高于气管内插管,应成为心脏骤停院外气道疏通的首选方法

JAMA:声门上气道通气装置相比于气管插管不会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

研究认为,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声门上气道通气装置相比于气管插管对患者30天预后改善效果不显著

JAMA Neurol:心脏骤停幸存患儿神经系统损伤研究

研究发现心脏骤停昏迷的儿童,在接受适当的抢救幸存后,约71.2%患儿预后良好,但预后良好人群中约25%存在认知损伤,特别是年龄较大儿童认知损伤风险增加

心脏骤停的治疗“陷阱”,90%的人都会中招!

这是急诊医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这种病人的处理,一不小心就踩到陷阱。不信,就来看个病例……

N Engl J Med:成人院外心脏骤停:肾上腺素vs安慰剂

英国和澳大利亚学者在《N Engl J Med》发表了一项肾上腺素在院外心脏骤停中使用的随机试验。